114年「運動村里認證」徵件開跑 打造全臺運動友善社區 實踐運動壯大臺灣

教育部體育署推動「114年運動村里認證」計畫,邀請全臺村里辦公處踴躍申請,申請期限至6月30日。計畫鼓勵基層打造運動友善環境,提升社區健康與凝聚力,並提供專業師資及資源協助。

鍾瓊瑶/綜合報導
2025/05/13 18:53
右起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楊志彬秘書長、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莊文忠教授、遠見雜誌葉陶聖總經理、教育部體育署洪志昌副署長、教育部體育署全民運動組呂宏進組長、陳衣帆助理研究員、臺北市信義區富台里羅至佑里長。圖/教育部提供

為提升全民運動參與,教育部體育署推動「114年運動村里認證」計畫,現正開放全臺村里辦公處申請至6月30日止,鼓勵各地打造運動友善社區,培養規律運動習慣,活絡基層體育,讓運動壯大臺灣。

去年試辦成果顯著,共有22縣市、173個村里報名,其中包括14個偏遠地區村里,最終18縣市136個村里獲得認證,展現基層對運動推廣的高度熱情與支持。今年計畫持續擴大,並於4月底起在南、東、北、中四區舉辦申請說明會,邀請各村里踴躍參與。

認證評選分為三大項目:

  • 村里體育運動現況:評估運動場地、活動多元性與參與狀況
  • 運動宣導與推廣:檢視運動推廣方式及其成效
  • 社會資源連結:審查跨域合作與資源整合情形

此外,申請時可補充具地方特色的運動課程或活動。認證資料統計期間為113年1月1日至114年6月30日。

為落實總統政見成立運動部,今年1月運動部及全民運動署組織法已發布,實踐賴清德總統「運動壯大臺灣」的施政願景,未來全民運動署將能投入更充沛的資源於「運動村里認證」計畫,優先提供專業運動師資辦理課程與活動、科技體適能檢測等資源,協助村里辦理多元運動課程與活動。

體育署呼籲全臺村里把握機會申請,透過認證提升地方形象、凝聚社區、促進居民健康,讓運動成為在地生活的一部分。

更多詳情及申請方式,請參考活動網站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