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事說」延燒 中國勸退學生、觀光客再出「老招」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

秦宛萱
2025/11/19 16:23
中國政府今再向日本政府通報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unsplash)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說後,引起中國強烈反彈,中國政府今(19日)向日本政府通報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此前中國官媒宣稱「中方已做好對日實質反制準備」。

以監測「處理水」為名暫停水產品進口

據《NHK》報導,停止期限中國並未給出明確時程,只表示將「暫時」實施,而中方給出的理由是需要評估東京電力福島第一核電廠積存的處理水監測情況。

不過,事實上,中國政府曾以福島第一核電廠核處理水排海為由,已於2023年8月全面停止進口日本水產,直至今年6月才宣布有條件恢復部分地區進口,且本月7日才確認日本產扇貝和海參等水產品恢復對中國出口,此次通知等同於在關係緩和的跡象出現後,立即重新實施封禁。

勸退學生、觀光客,中國再禁水產

自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辯中,發表「台灣有事」說後,中國接連加強對日壓力,不僅建議中國公民謹慎規劃赴日留學,亦提醒中國公民避免前往日本,據日前《南華早報》報導,目前已有近50萬張原定赴日機票被取消,如今中國政府再度出手。

日本水產品逐漸擺脫對中國依賴

不過,就在過去長達近2年的水產限制,實際上日本漁民也逐漸擺脫中國依賴。

《日經新聞》曾報導,水產品中出口額最高的扇貝,2023年出口額曾有5成來自中國,但突然斷了銷路,產地陷入困境,日本漁業與政府積極開拓中國以外的銷路和加工地,在日本國內外新需求的支撐下,供需關係趨緊,學者也認為即便貿易恢復,原有的交易渠道並不會馬上得以建立。

此次中國以監測「處理水」為名暫停水產品進口,實則反制「台灣有事」言論,展示了其面對外交爭議時,將經濟貿易與政治目的捆綁施壓的慣常模式。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