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車禍引民團上街遊行 訴求保護下一代:交通工程改革,駕照全面回訓

行人好端端的走在斑馬線上,卻被汽車高速衝撞的案例屢見不鮮,讓台灣被國際媒體認證是「行人地獄」;日前三峽高齡駕駛肇事的重大傷亡事件,再度引起台灣社會民情憤慨。由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及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主辦、加上十餘個民間路權團體響應,號召超過200名民眾於今日走上街頭,不畏風雨從立法院步行至交通部前陳情,提出「駕駛人全面回訓」、「改革高齡換照制度」以及「交通工程改善」三大訴求,盼望政府正視問題、立即改革。遊行現場,除了台灣民眾外,也有不少外國人帶著孩子上街抗議。
民團聯合聲明表示:民間團體多年來呼籲中央「駕照全面回訓、分級、換照」與「改善高齡換照問題」,卻遲遲仍未獲交通部具體回應。對於交通部20日公布的改善政策,僅有高齡駕駛換照調整,我們認為遠遠不足。同時,也要求地方政府應該積極地透過「交通工程改善」,依《行人安全設施條例》規定,在通學區設有更多保護弱勢用路人的裝置,例如「實體人行道、騎樓整平與淨空、防護柵、防撞桿、減速坡、庇護島⋯等」設計,讓事故發生時,傷害能減到最低。
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理事巫愷政表示,目前高齡換照僅需簡單體檢與認知功能測驗,難以有效判斷駕駛實際能力,建議應導入具鑑別度的檢核機制,從駕駛技巧與身心狀況兩方面進行嚴格評估。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林柏勛表示,台灣無照駕駛的成本過低,日本無照駕駛最高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知情不報亦有處罰、美國監禁10天至6個月,最高罰緩約2萬9千元台幣、加拿大則是扣車7天及駕照暫停。
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理事長林美娜指出,目前汽機車強制責任險最高理賠僅新台幣200萬元,顯與現今物價脫節,無法妥善補償受害者及其家庭,呼籲政府將上限提高至500萬元。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則說明,有許多「汽車防意外暴衝」的科技,如汽車誤踩油門抑制系統、DMS偵測駕駛人無意識系統,可以預防疲勞駕駛、分心偵測、不當駕駛等。政府可以參考德國規定汽車要裝防撞設備,有碰撞危險時會物理性自停,美國也規定2026年起新車需裝設DMS系統。
對於民間團體的訴求,交通部公共運輸監理司副司長胡迪琦出面接受陳情書,並回應指出,「安全是共同的目標」,未來將持續蒐集意見並納入施政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