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棒球團在地化經營 台鋼雄鷹的親切感文化

職棒在地化經營(屬地主義),是指職業棒球隊將自身與特定城市或地區緊密結合,透過主場制度、社區互動與地方行銷,建立球隊與當地居民的情感連結與認同感。這種經營模式在全球職業運動產業中已成為主流,對球隊的永續發展與品牌經營具有關鍵影響。
根據中華職棒觀眾人數分析,台鋼雄鷹去年(中職35年)出賽120場,總觀眾人數931,072人,平均一場觀眾人數7,758人,排名僅次於第一名的中信兄弟;以一個年輕球隊來說,票房表現十分亮眼。
台鋼雄鷹領隊劉東洋表示,雄鷹的目標就是努力的去做在地化、做到徹底,也慢慢樹立起自己球隊的文化跟風格,「我們的文化就是,對球迷來說覺得我們蠻有親切感的。」

親切感來自於每年開幕賽前,包括教練與球員等全部團隊,在路口與市民朋友道早安,並前進夜市、市場,走入高雄人日常生活,以及在高雄市區車隊掃街,一點一滴的抓住高雄人的心,讓他們認同這個球隊是自己的、家鄉的球隊。很多高雄人就是因為這樣,從原本是其他隊球迷,轉成雄鷹的球迷。這個靈感來自於選舉文化,要讓大眾快速認識的方式就是要像選舉候選人一樣上街拜票,而這個策略也相當成功,已成為台鋼雄鷹的傳統。
親切感也包括讓來訪的客隊賓至如歸,例如4/20味全龍陳子豪在澄清湖球場達成生涯千安里程碑,比賽隨即暫停,馬上在場邊舉行簡單表揚儀式,讓陳子豪的父母、兒女上場獻花,全場雄鷹球迷也報以熱烈掌聲跟歡呼。
事後陳子豪也在個人IG上發表感言:「我很抱歉,忘了謝謝台鋼球團。我相信 應該很少看到明明是客場球員,卻受到主場的待遇!!為了小弟我,短暫了暫停一下下!已經很感激了~還特地放上大螢幕,真的太感動了^^感謝劉東洋領隊,感謝楊士霈副領隊的協助,還有台鋼雄鷹的球迷們的歡呼聲,萬分感謝。」

劉東洋覺得比較欣慰的是這兩年做的努力,有慢慢獲得高雄市民的認同,「很多進場的球迷會講說以前很喜歡看棒球,但因為高雄沒有自己的球隊,有時要遠赴台中、甚至到桃園去看,現在騎摩托車,十幾、二十分鐘就有球賽可以看,而且還是自己在地家鄉的球隊。然後他們會說,真的很謝謝你們把球隊帶來高雄;那其實我們才應該謝謝他們。」
像台鋼雄鷹這樣全新的球隊;不像味全龍曾經有歷史,只是中間離開過、還有一些老龍迷的基礎;經過一、兩年的在地化經營,已逐漸抓到高雄球迷的心,劉東洋認為這是整個團隊、大家一起努力的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