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徵假議題! 台灣每年仍債台高築 學者:應優先選擇救濟弱勢或還債

前財政部長蘇建榮認為,目前112年度仍赤字舉借債務約1000多億,若超徵的稅額主張還給下一代,就要以還債作為優先考量,若是主張還給這代,建議政府就以包容性成長的精神,落實救助弱勢族群。

林子頊/台北報導
2023/01/09 19:17 2023/01/10 16:44
針對台灣連年超徵,究竟超徵稅收要如何使用,學者給出許多建議。圖/林子頊攝

超徵稅額還稅於民普發也吵,不發也吵。究竟每年的超徵稅收該如何處置,前財政部長蘇建榮今(9)日說,目前112年度仍赤字舉借債務約1000多億,若超徵的稅額主張還給下一代,就要以還債作為優先考量,若是主張還給這代,建議政府就以包容性成長的精神,落實救助弱勢族群。

行政院已經拍板去年稅收超徵4千5百億要「還稅於民」。在扣除在扣除地方政府統籌分配稅款7百億,1千億額外撥補勞保、健保財務缺口、電價補貼,及1千億的「加強韌性經濟方案」等7項中央財政需求措施後,剩餘的1千8百億在預留財源以備不時之需外,將普發現金,每人拿6千。

對於這個決策究竟是否債留子孫?又或者真正讓人民共享經濟果實?金融研訓院今(9)日舉辦共享經濟成果研討會,邀請多位經濟、財政學者及民進黨立法委員鍾佳濱,一同探討「還稅於民是否為最好解方」。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說:「制定政策要有目的。」從過去發消費券、三倍券的經驗來看,都能知道普發現金無法振興經濟,也無紓困效果,只是給民眾的「安慰劑」。

鍾佳濱回應:「要處理選民,你要先處理他的心情,才可以處理他的事情。」選民是感性的,學者的專業是理性的,鍾佳濱說,要保有民主,若考量到民眾感性的部分,那想要處理政治,就只能在「很糟糕」及「糟糕」的決策當中做選擇,過去發三倍券五倍券都超過1百萬人沒領取,都是勞民傷財的工作。但是,現在政府既已拍板發6千,就無收回餘地。

他認為,未來會希望超徵的稅收,未來能以減免農漁職災保險、國民年金保險、小規模營業額營業稅、就學貸款等方向努力,補貼弱勢。

而針對稅收連年超徵的問題,蘇建榮強調,預算編列的確有進步空間,但非預期性經濟成長帶來的稅源擴增並非違法超徵。台大經濟系教授蔡宜展說:「中央政府把部份支出藏在前瞻計畫的特別預算。」事實上,合計特別預算及常態性預算後,109年歲入歲出是短差1232億,總債務更較上年度多出1182億,所以超徵確實是假議題。邱俊榮建議,未來稅收希望能比照人口成長預估,分為高、中、低三種估值以預防大額超徵,也能將超徵用途制度化。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