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迦拿下首張國際新藥CDMO訂單 「這家」台廠扮推手

再生醫療廠樂迦宣布,拿下第一張國際訂單,與澳洲上市公司Cambium簽署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MOU(合作備忘錄),助其投入三期臨床試驗所需的乾眼症新藥Elate Ocular,幕後推手正是「正揚」董事長曾育弘。
樂迦董事長邱俊榮興奮說,竹北新廠明年第一季啟用,一旦通過美國FDA查廠,樂迦竹北廠就能協助國際藥廠臨床與商業化量產。他誓言,竹北新廠要成為台灣再生醫療技術銜接國際的橋樑。
正揚天母發跡 推樂迦上國際舞台
樂迦成立短短5年,背後資金來自三顧、國發基金、日本日立集團等大咖股東,不過這次能敲開國際大門,幕後的關鍵推手正是正揚生醫集團。
正揚創辦人曾育弘從台北天母發跡,1992年成立國維牙醫診所,以Dr. Wells為品牌,發展出35家診所的牙醫連鎖體系。
曾育弘的野心不止於此,2004年成立正揚生醫,積極跨足植體醫材、生物製劑與新藥開發。20年後,他出手併澳洲再生醫療公司Regeneus,成立Cambium並躍為最大股東,牽線與樂迦展開合作。
他的醫療事業規模大,以艾瑞生醫表現最亮眼。2015年,曾育弘將正揚生醫生物製劑事業獨立,專攻人類血小板裂解液(hPL),旗下產品銷售超過70個國家,目前居全球市占第一。如今成立10年,傳出有意在台IPO(首次公開發行)。

樂迦搶食歐洲、中東以外市場訂單
曾育弘將樂迦推向國際舞台,無疑讓樂迦吃下大補丸。攤開今年上半年財報,樂迦營收僅345萬元,虧損逾1億元,這也難怪邱俊榮非常期待,竹北新廠完成美國FDA查廠、GMP認證後,順利與Cambium展開量產合作。
Cambium執行長Karolis Rosickas看好這款新藥,有望成為全球首款針對中重症乾眼症、角膜受損與免疫性眼表病變的再生型生物藥。不僅與樂迦簽署MOU,更與跨足40餘國的法國Benta SAS集團,簽下歐洲和中東市場授權合作。
換言之,除了歐洲和中東2大市場,其他國際市場的臨床及商業化量產,有望交由樂迦竹北新廠承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