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牧縱容國際票券?金管會視票券業為化外之地?

上市公司國產內線交易案爆發迄今四個月,共有四家上市公司涉案。其中,國際票券總經理邱彥郎今年1月以20萬元交保,仍續任總座,令不少金融同業議論紛紛,

陳曉葳 /台北報導
2022/05/09 09:00
國際票券主辦廷捷電力漁電共生聯貸案完成簽約,由微電能源董事長王愍廸(前排左起)、聯邦創投董事長吳巴珊、聯邦銀行總經理許維文、國際票券總經理邱彥郎、執行副總洪文全、副總經理安惠泉共同出席。圖/國際票券提供

上市公司國產(2504)內線交易案爆發迄今四個月,共有四家上市公司涉案。其中,國際票券總經理邱彥郎今年1月以20萬元交保,仍續任總座,令不少金融同業議論紛紛,票券業似乎是金融業化外之民,也可能成為金管會金融監理的死角。

國票金控旗下子公司國際票券,從事票券、股權投資及放款等業務,是國票金重要子公司,但今年1月6日,國票卻扯入上市公司國產建材實業內線交易事件,高層都被檢調約談。

國產於2019年10月14日代孫公司GREAT SMART LTD發布重訊,公告出售中國水泥廠,預估處分利益新台幣4.82億元。利多消息發布前,國產高層及國票總經理邱彥郎、經理李憲忠,竟搶先買進股票,涉內線交易,檢調搜索相關人住處及辦公室,也約談涉案人、關係人到案釐清案情。偵訊後,以10萬元交保的李憲忠調往金控併購小組,20萬元交保的邱彥郎則續任總經理,官位不動如山。

今年3月29日,邱彥郎還與國票金兼國票董事長魏啟林,連袂出席漁電共生太陽能電廠聯貸案簽約儀式,此案聯貸金額高達75億元,為票券公司主辦聯貸案首例,新光銀、王道銀共同主辦;除主辦的國票,參貸半數以上也是票券公司,意義非凡,可見國票金控依然重視邱彥郎。

國票金總部。圖/取自google map

翻開過去相關案例,金融界高層只要捲入案件,不論司法訴訟程序,當事人去留都相當明快,例如前第一金董事長廖燦昌在擔任合庫金董座期間,違法放貸遭起訴,當天請辭獲准;華南銀總行代理總經理賴明佑,捲入鼎興貿易涉詐貸案,交保後去職;合庫證券前董座謝昌俤,用兒子當人頭涉嫌內線交易,火速閃退。

據指出,邱彥郎目前的確是國票金內很看重的高層。他一度還有高升金控總經理的機會,後來遭到董事強力杯葛才作罷,董事會後來通過的國票金總經理為蘇松輝,他原任國票董事。

某位參與國票金控董事會成員證實,董事會確實有邱彥郎任金控總經理人事案,但因董事反對,此案在議程階段就被否決,未寫入董事會討論事項的書面紀錄。根據國票內控內稽報告紀錄,也有糾舉邱彥郎跟單(國票財務操作部門買賣股票,他跟進買賣),但國票金未公開子公司內控內稽報告,外人無從得知後續發展。

對此,國票金控表示,公司不宜跟媒體討論公司內部治理丶個人資料和調查中案情,因此案檢調偵查中,無法公開任何訊息。

金管會表示,依證券交易法第53條規定,公司總經理涉內線交易,已有刑事判決,當然不能再任職務,如果仍在法律調查流程之間,無法令依據解任經理人;不過,金融機構董事會此時要發揮作用,董事會負有選用適任經理人的監督責任,經理人需有良好品德是基本原則,若是經理人涉案顯示其操守有疑慮,董事會就該提案換掉經理人。

法界人士認為,依照票券金融管理法第51條規定,只要票券金融公司違反法令、章程或有礙健全經營之虞時,準用銀行法第61條之一規定,共有九種輕重不同的行程處罰。換言之,主管機關的金管會,有法源依據來命金融機構停止經理人的職務,只是要不要採取監理作為而已。因此,金融界人士認為,金管會的說詞只是法律上的規定,主委黃天牧為何不積極出手?或是票券業成為金融界的化外之地?

另外,依據公務員懲戒法規定,遭到交保候傳的公務員,通常是先暫停職務,靜待調查。國票雖為民間機構,但卻為官股持股的金融業,並占有董事席次,因此監理強度上,理應至少比照公務人員標準。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