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放寬給付 幽門桿菌治療不需再照胃鏡! 預估每年將有5.2萬人受惠

為減少幽門桿菌感染者近一步演變成胃癌,健保署16日宣布放寬幽門螺琁桿菌接受除菌治療的門檻,預估每年約有5.2萬人受惠。

黃星若/台北報導
2024/08/16 17:02
健保署16日宣布只要經碳13尿素呼氣檢查、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或上消化道內視鏡切片檢查確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就能給付。圖/shutterstock。

台灣是幽門桿菌盛行地區,為減少感染者增加胃癌的風險,健保署今(16)日宣布,放寬幽門螺琁桿菌接受除菌治療的門檻,過去病患必須接受胃鏡檢查確診才能給付用藥,但現在同步開放呼氣檢查、糞便檢查,3種檢查只要其中1項確認就可使用,預估每年約有5.2萬人受惠。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表示,目前過去健保給付治療幽門螺旋桿菌的用藥條件,是必須「經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或上消化道X光攝影檢查確認為消化性潰瘍者」,也就是必須照胃鏡才行。

不過,由於考量幽門桿菌感染跟胃潰瘍、胃癌風險息息相關,健保這一次全面擴大用藥條件,只要經碳13尿素呼氣檢查、幽門螺旋桿菌糞便抗原檢查或上消化道內視鏡切片檢查確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就能給付,及早接受除菌治療,以便提高治療效益。

目前該給付已生效,根據健保署試算,受惠人數約有5.2萬人,人年藥費介於670到720元之間,健保署一年將新增0.37億藥品支出。

另外,健保署也同時通過1項癌症新藥及3項癌症藥品擴增給付規定案,共挹注藥費約16億元,約有3085位癌友受惠。

其中包括「多發性骨髓瘤治療」,為再提升第三線治療效益,收載含elotuzumab成分新藥與pomalidomide及dexamethasone併用於多發性骨髓瘤第三線以上治療,提供醫師更具治療效益的三合一療法選項;位居女性癌症第2名的「乳癌」,則與國際治療指引接軌,擴增含trastuzumab emtansine成分藥品用於早期乳癌,能有效降低34%死亡風險;另外,考量「前列腺癌」病人有持續用藥的臨床治療需求,健保給付也放寬總療程至36個月,讓治療達到更全面及完整性。

此外亦擴增結腸直腸癌、膀胱癌、腎癌、子宮頸癌、卵巢癌、食道癌、胃癌、胰癌併有蝕骨性骨轉移之病人使用含denosumab成分藥品,降低骨骼相關事件發生,預計從10月1日起實施,受惠人數將有1680人。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