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稅談判接近尾聲 美媒曝美要求台投資「3500至5500億美元」


秦宛萱
2025/11/13 10:15
台美對等關稅談判,傳出美方要求台灣承諾在美投資規模,介於韓國的3500億美元和日本的5500億美元之間。(圖片來源/翻攝川普X)

總統賴清德日前談到與美國對等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美國媒體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國要求台灣承諾投資規模「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而台灣目標月底前敲定關稅協定。

美要求台投資 至少3500億美元

美國媒體Politico引述「熟悉台美關稅談判情況、獲准匿名發言的人士」指出,如果美國政府停擺盡快結束,台灣計劃在本月底前敲定協議。

儘管最高法院可能推翻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Politico報導,台灣仍繼續尋求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因為台灣更擔心美國商務部正在進行的「232條款」調查,可能對台灣在全球居主導地位的半導體產業徵收新的關稅。

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和台灣方面目前正在就一項條款進行談判,該條款要求台灣在美國投資數十億美元,模式與美國政府先前與韓國和日本達成的類似承諾相仿,知情人士透露,「介於韓國的3500億美元和日本的5500億美元之間」。

只缺臨門一腳 台拚月底敲定關稅協議

總統賴清德11日談到台美對等關稅談判時表示,「目前缺臨門一腳,我們看時間也差不多了」目標降低暫行的20%關稅,且爭取不疊加,美國對半導體進口展開「232條款」調查方面,也盼取得最惠國待遇。

目前最高法院正在審理挑戰川普關稅權限的案件,駐美代表俞大㵢8日在台僑餐會上指出,最高法院的裁定應與台美關稅談判分開看待,不能冀望法院裁定。

事實上,多位外交官及專家皆認為,無論法院最後做出何種裁決,貿易夥伴都「強烈相信關稅將以某種形式繼續存在」,Politico報導,知情人士認為,最高法院可能的不利裁決反而促使川普政府試圖在裁決結果公佈前確保更多交易,這也使得台灣等貿易夥伴的談判進程正在加快。

正如一位歐洲小國官員所言,如果最高法院裁定不利於川普,將可能削弱美國政府的談判能力,「大門已經敞開,我們打算伺機而動。」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