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補充保費改革》石崇良:盼不傷小資族、落實量能負擔

.

鄒尚謙
2025/11/06 13:47
衛福部長石崇良今(6)日召開「健保補充保費擬修法說明」記者會表示,將研議能夠不傷害小資族又考量到年輕族群的方式。(記者鄒尚謙攝)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引發股民與勞工族群熱議。衛福部長石崇良今(6)日召開「健保補充保費擬修法說明」記者會,強調改革方向在於落實「量能負擔、公平付費」,但並非全面加重徵收。外界關心的「兼職所得」項目,將不納入此次修法範圍,現行2.11%費率維持不變,也不採年度結算制。

專家:兼職所得補充保費應調降

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靠錢賺錢的多繳一點,靠勞力生活的年輕人,不應該再被加重負擔,兼職所得屬於勞力所得,性質與股利、租金、利息不同。多數兼職者為35至45歲的年輕族群,往往是為了養家或負擔生活費才打兩份工,「他們不是靠投資收益生活,而是靠雙手努力維持生計。」

石崇良指出,本次並未針對兼職所得,若未來要調整補充保費,勢必涉及《全民健康保險法》母法修訂。由於補充保費與一般保費費率結構連動,一旦調整費率,調降勢必衝擊整體健保財務架構。

石崇良強調,健保制度的核心是互助,補充保費改革的目的,是希望讓資本利得收入高的人,能更公平地分擔健保成本,讓整體制度更具財務韌性。「健保是一種社會保險,本來就應隨著時代結構變化而調整財務來源。當高齡化、少子化壓力加劇,財務來源不能永遠壓在年輕上班族身上。」

石崇良:研議力保小資族小確幸

針對外界憂心改革後會影響中產與小資族群,石崇良再次強調,未來在結算制度設計上,會研議兼顧公平與實際負擔能力,並設定合理門檻,讓小額利息或股利不受波及。他說,改革目標並非「全民加稅」,而是「讓制度更公平」。

石崇良指出,現行健保保費收入約有75%來自薪資所得者,補充保費僅占9%。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與醫療支出逐年增加,若財務結構不調整,負擔將繼續集中在薪資族群,不希望讓努力工作的人成為健保主要的負擔者。

「大家多繳2塊錢,政府就會多撥1塊錢進健保基金,這是全民一起維持健保永續的努力。」石崇良表示,政府近年對健保基金的挹注已顯著增加,包括恢復《健保法》規定的36%政府撥補比例,政府挹注後新增約134億元,並成立癌症新藥基金50億元、罕病基金20億元,以及韌性特別條例下200億元的特別預算,總計超過400億元。

石崇良表示,健保補充保費改革尚在研議階段,未來將持續蒐集意見、審慎評估。要讓健保的互助精神,真正落實在公平與世代平衡之間。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