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鹿兒島外海840次地震引關注 專家:與7月5日大災難預言無關
日本鹿兒島外海吐噶喇群島累計逾840次地震,引發強震疑慮。專家強調此為例行性活動,與7月5日大災難預言無關,呼籲理性看待。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日本漫畫家龍樹諒預言的「7月5日大災難」日期臨近,加上日本鹿兒島外海吐噶喇群島(トカラ列島)近期地震頻繁,引發民眾擔憂是否為強震前兆。根據日本氣象廳統計,自6月21日至今,當地已發生超過840次震度1以上地震,僅今(2)日凌晨至上午9時許就超過30次,最大規模達5.0,最大震度達5弱。
網路流傳的「吐噶喇規律」指出,歷史上吐噶喇群島短期連震後,日本本土接連出現強震,包括2000年鳥取縣地震、2003年十勝沖地震與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等案例,使部分民眾更加擔心近期群發地震與「7月5日預言」有關聯。
不過,根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熊本大學副教授、海洋火山學專家橫瀨久芳表示,吐噶喇群島位於琉球弧,是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板塊交界的火山活躍地區,屬於全球罕見的「易震區」。本次群發地震屬例行性地質活動,與南海海槽強震或任何預言均無關聯。
橫瀨指出,吐噶喇地震通常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在最初5天最密集,接著一週後會出現較大規模地震,持續約一週。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預估至7月10日前後,仍有規模6、震度5級左右地震的風險,呼籲當地居民提高警覺,但不必過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