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陰影籠罩 服務業承壓加劇

.

李孟璇
2025/09/04 14:00 2025/09/05 10:38
川普關稅戰陰影籠罩,商研院示警,未來服務業承壓加劇。(資料照)

台灣經濟表面亮麗,卻出現內需動能不足。商業發展研究院(下稱商研院)最新發布的景氣循環分析指出,台灣商業服務業雖受投資與出口拉抬,短期經濟維持「外熱內溫」,但內需動能不足,服務業景氣呈現分化,再加上川普重啟全球關稅戰陰影籠罩,台灣出口產業首當其衝,服務業的結構性困境將因此惡化。商研院警告,若政策不及時調整,台灣經濟恐面臨雪上加霜的挑戰。

缺工與消費低迷 結構性困境未解

商研院分析,疫情後的勞動市場結構出現明顯轉變。低接觸經濟與零工經濟興起,使得傳統服務業出現嚴重缺工,住宿餐飲業首當其衝,連續兩年陷入衰退;此外,服務業受僱員工數自2024年初以來持續下降,就業市場回溫遲緩,加深內需市場的脆弱性。

消費力道同樣不足。2025年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高達6.75%,但主要動能來自投資與出口,民間消費僅小幅成長0.9%,顯示內需對整體經濟的貢獻偏弱。商研院指出,這種「外熱內溫」的格局,意味著台灣經濟結構在亮眼的出口數字背後,隱含龐大的不平衡風險。

關稅戰再起 外部衝擊加劇不確定性

除了結構性問題,外部衝擊更讓台灣服務業雪上加霜。川普重返白宮後,對全球發動新一輪關稅戰,對不同產業採取差別待遇,導致台灣出口環境高度不確定。

商研院指出,這波關稅戰不僅直接衝擊出口產業,還會透過時間差影響到服務業。例如:出口受阻,會連帶影響運輸倉儲、金融保險等環節,進一步拖累內需消費與就業。雖然領先指標顯示投資與部分服務業仍有支撐,但與同行指標的背離反映出「假繁榮」風險,台灣經濟可能在數據亮眼時,實際已埋下隱憂。

政策若遲未改革 恐陷貨幣戰困境

面對內外夾擊,商研院強調,僅靠財政擴張或貨幣寬鬆政策,難以有效因應當前挑戰,政府與企業必須加強合作,推動資源合理配置與產業升級轉型,並配合國際市場的快速變化,提出短期調整與長期布局。

商研院警告,若政策因循不變,隨著貿易戰升溫,台灣恐進一步遭遇貨幣戰的連鎖效應,經濟可能面臨更嚴峻的考驗。台灣雖具備科技實力與資金優勢,但制度僵化與資源分配不均,始終是成長的絆腳石,唯有以新思維與行動力,才能把握轉型契機,將危機化為轉機。

在川普關稅戰陰影下,台灣經濟雖然仍能維持出口與投資的熱度,但服務業的結構問題與不均衡復甦正逐漸浮現。商研院呼籲,政府與企業必須正視缺工、消費疲弱與外部不確定性等挑戰,並及早提出對策,否則台灣恐從眼前的「外熱內溫」滑向更嚴峻的衰退。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