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專欄3之2】神秘美麗又有歷史感的祕魯行 太陽神祭典後登5000公尺的彩虹山

老王參與太陽神祭典,欣賞壯觀舞蹈與儀式,並成功登上海拔5000公尺彩虹山,克服高原挑戰,完成艱辛旅程。

老王/上櫃公司董事
2025/07/18 10:41 2025/07/18 10:45
登上海拔5000公尺的彩虹山。圖/老王提供

前言:在祕魯,結束人與天地間在安地斯山脈的生活努力的風景畫後,重頭戲當然是太陽神祭典,然後還有,海拔5000公尺的彩虹山,我終究能登上。

結束馬丘比丘行程後,離開了奧揚泰坦博這個山間小鎮,開始拉車返回庫斯科,路上旅行社安排著停留馬拉斯鹽田及莫瑞圓形梯田做為今天的景點,這兩個景點都是強調著印加先人的智慧,一個是利用安地列斯山脈曾經部分在海底,有許多鹽分沉澱堆疊的特性,透過地下湧泉的引導,水路的安排,讓富有鹽分的泉水,一畦一畦以梯田的方式進行開採,讓祕魯人,也有著不需要只透過大海就可以取得鹽分的方式,而鹽田的高地差配合著高原景緻,透過現在仍可看到的祕魯人,居中辛勤的工作的痕跡,當你親眼目睹時,可說是那真是幅人與天地間最美的搭配。此外,莫瑞圓形梯田的設計,更是印加人發揮智慧,透過觀察了解,以每一階差0.5度的氣溫安排,嘗試著祕魯3000多品種馬鈴薯的栽種,嚐試的找出在此地最佳栽種的安排,不同於台灣常見梯田沿著山脈走勢進行開墾,印加人在可能的範圍內,將梯田刻劃出圓形,我想,這或許是因應他們的宗教觀,信仰太陽神,嚐試的將人努力,搭配著神著祝福,期待在此生活的人,可以因此風調雨順,牲畜平安。但除了這兩個旅行社安排的景點外,我其實想說,沿途的景緻,如果來玩的人有體力,那個山脈與山脈間高原處的遼闊,還有安地列斯山山勢的雄偉,我想都也是值得你想辦法克服高原反應及時差的醒著,細細地品嘗著這祕魯獨一無二的景緻。

重頭戲 太陽神祭典

太陽神祭典~印加人信仰太陽神,嚐試的將人努力,搭配著神著祝福,期待在此生活的人,可以因此風調雨順,牲畜平安。圖/老王提供

結束人與天地間在安地斯山脈的生活努力的風景畫後,一行人,回到了庫斯科,開始進行本團另一項重頭戲,太陽神祭典。這個祭典大體來說就是依照前述,太陽神殿/庫斯科大教堂、武器廣場、還有沙塞瓦曼三大場地,分時段舉行。老王很幸運的三個場地,在當地旅行社強力安排,可以透過付費的方式,取得不錯的觀賞角度,尤其在太陽神殿/庫斯科大教堂與沙賽瓦曼,都拿到了以棒球場來說,早上一壘下午三壘的位置,這兩個位置,都剛好遮蔽了太陽直射你眼睛的可能,同時在沙賽瓦曼拿到了看臺第一排,太陽神殿/庫斯科大教堂拿到了二樓的位置,都讓你有機會,想偷偷跟舞者拍照的能合影,想綜觀全場上千人舞蹈動線安排的,也有機會滿足自己想要的視野,老王我個人覺得,這樣的安排,其實挺好的。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關於太陽神祭表演內容的解說,以及大會的開場與結束太隨興,以至於,讓不少包括本團團員在內的不少國際遊客,或者因為看不懂聽不懂,或者因為沒有太陽後的氣溫驟降,從快20度到逼近0度所產生的身體不適,紛紛的在下午場沙賽瓦曼的表演還有大半時間才要結束前,就先提早離席。這是整個行程安排上,稍微失色的地方。不過也因為有大量的人提早離席,因此讓我們留下的人,有機會跑到附近的小市集,欣賞台灣鄉下60年前以上由大量柴火灶構足而成的夜市,徹底欣賞到當地人夜市吃什麼,還有因為生理需求,去體驗到台灣60年前的房子,上千人使用過衛生設備,爆掉的樣子。這一幕幕都是旅行的另一種體驗呀……

我終究能登上海拔5000公尺的彩虹山

在小走了馬丘比丘的步道當作爬梯訓練,看一天的太陽祭做靜態的休息以儲存體能,本次旅行最重要的體能活動終於上場了,那就是大家要找到自己最合適的方法,登上海拔5000公尺的彩虹山。一般來說登上彩虹山的方法扣除掉最後的一段爬坡,一定要自己走外,能夠省力的方法就是搭摩托車跟騎馬,如果自信體能好的,也可以學學老王,用走的一步一腳印的來回走個7公里,大約是喜歡騎腳踏車的都會知道,從中社騎到風櫃嘴,最大坡度大約是那樣,路程短一半,但海拔是5000公尺,有興趣的,你可以跑上風櫃嘴,基本上我就覺得,應該是可以不用帶20美金一瓶的氧氣瓶,就可以挑戰成功。那老王呢?當然是帶著氧氣瓶就給他衝上去了。至於為何不騎馬或坐摩托車呢?基本上,去現場看一下路況就知道,其實整個過程都是存在一定程度的風險的,而當地的旅行社,也可能是因為出過事情,都要選擇騎馬跟坐車的,簽一下生死狀,避免大家到時出事情時,責任無法釐清。事實上,我們也有團員,選擇非走上去的途徑上去了彩虹上,但還好她先生有準備了2瓶氧氣瓶給他,不然什麼叫成語殆欲斃然,在當時他的神情,應該可以充分地得出體會。

彩虹山地景。圖/老王提供

回頭說,老王,一步一腳印的走上彩虹山的過程,真實地來說,真的很辛苦,辛苦的是,當天太陽是很大沒錯,但是山谷跟山頭的風也真的很大,老王真的被突然無預期的風驚嚇的,差點失溫爬不上去,本想著依照過往從事高山活動的經驗,在運動過程中會產生熱能,所以有充足的保暖就可以開始活動,單真低估了風速帶走體溫的速度,還有因為風跟騎馬上山與下山的人,所伴隨而來的塵土,搭配著高海爬的氧氣缺乏,一度差點想要放棄,所幸找了塊平地,穿上防風外套,承認自己很弱的大口呼吸著氧氣,重新重新調整呼吸後,終於一步一步地也給我爬上了5000公尺,當然,過程中旅行社安排的嚮導不停的鼓勵與協助呼吸的調整,也是讓我終究能登上5000公尺的原因,實在是充分的感謝他們的沿路照顧呀,讓整個2個多小時的體能活動,能平安順利的完成。

(這是第二篇,未完,還有終極第三篇……)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