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包要換新!央行啟動5款新鈔改版作業 500元「梅花鹿」確定掰掰

.

秦宛萱
2025/10/25 10:50
現行流通的新台幣鈔券共有5種面額,中央銀行將啟動新台幣鈔票改版作業。(PhotoAC)

時隔24年,中央銀行將啟動新台幣鈔票改版作業!楊金龍總裁指出,考量科技進步迅速,鈔券有必要適時升級防偽功能,以接軌國際最新技術,並符合社會現代化需求。

楊金龍強調,相較於主要國家11年至24年的改版週期,台灣的步調明顯較慢,而「現在不改版,未來成本會更高」,因此現行時點啟動改版「剛剛好」。

現行流通的新台幣鈔券有5種

現行流通的新台幣鈔券共有5種面額,分別是壹佰圓券、貳佰圓券、伍佰圓券、壹仟圓券、貳仟圓券。

壹佰圓券的正面圖案為國父像、背面圖案為中山樓;貳佰圓券正面圖案為蔣公像、背面圖案為總統府;伍佰圓券正面圖案體育(少棒運動)、背面圖案為大霸尖山、梅花鹿;壹仟圓券正面圖案為教育(小學生上課)、背面圖案為玉山、帝雉;貳仟圓券正面圖案為碟型天線、中華衛星一號、背面圖案為櫻花鉤吻鮭、南湖大山。此次改版又會帶來什麼台灣意象,引發討論。

五種面額全數改版 硬幣不列入考量

本次新台幣鈔券改版將涵蓋現行流通的所有五種面額,儘管貳佰圓與貳仟圓鈔券的流通率相對較低,但基於搭配使用的考量,央行仍規劃全數改版。

至於硬幣,央行基於成本、環保與效益兩大原因,不考慮改版。若回收現行硬幣並以新版取代,將耗費高額成本、大量能源,並增加碳排放,不利環保;且硬幣價值較低,隨著電子支付普及,需求預計將減少。

三大亮點:防偽升級、無障礙設計、接軌ESG

本次新版鈔券設計將聚焦三大核心目的:

1. 動態防偽升級:採用更直觀、更明顯,且具備快速變化及色彩切換效果的動態安全防偽特徵。此技術將方便民眾更快辨識真偽,同時大幅提高偽造難度,確保交易信賴度。

2. 強化無障礙設計: 參照國際趨勢,新版鈔券將放大面額數字,並加強觸感辨識功能,以利視障民眾辨識鈔券面額,提升生活友善度。

3. 符合ESG永續發展趨勢: 配合政府推動淨零轉型政策,新版鈔券將參酌國際間的「綠色鈔券」最新發展,採用更符合環保要求的原物料、可再生棉纖維紙材及低汙染油墨,並強化綠色製程,以提升永續發展績效。

成立諮詢委員會 廣納公民意見決定主題

鈔券是國家象徵,為融合各方觀點、提升民眾認同感並反映時代精神,新版鈔券的主題擇定過程將納入公民參與機制。

央行將成立「新台幣鈔券主題諮詢委員會」,預計由11至15位各領域傑出人士組成,涵蓋藝術、文化、生態等專業。委員會的任務是以公開透明方式,建議鈔券主題及公民參與方式,可能包括網路調查或書面問卷。

針對本次改版主題,立法院多位委員建議新版鈔券不應再以政治人物為主題,應找出足以彰顯台灣價值的特色,楊金龍總裁表示將「納入參考」。

此外,現行伍佰圓鈔券背面為梅花鹿,因梅花鹿數量已回升,不再屬於瀕危物種,其生態意象已不同,故楊金龍表示伍佰圓券「一定會改」。

改版時程與經費估算

在改版時程方面,央行表示,啟動程序後,首張新版鈔券預定於主題擇定後2年半內發行,其他面額將陸續推出。新、舊鈔券將比照國際作法,並行流通數年,以符合環保趨勢並降低改版成本。預計最快將於2028年(民國117年)開始編列預算,分批逐年汰換。

在成本方面,現行流通鈔券平均單價約3.5元,新版鈔券因防偽技術與環保原物料升級,預估平均單價將提高1.5元,即每張約5元。央行規劃每年汰換7億至10億張,以單張成本5元估算,每年約花費50億元。

此外,民間ATM、停車場機台等設備可能需調整,估算社會成本約16億元。楊金龍總裁澄清,過去傳聞的500億元總花費,有五分之四的成本來自當時估算納入的硬幣改版,本次僅針對紙鈔,開銷會低很多。

新版鈔券在設計上,除了在防偽與ESG上的革新,立委建議將鈔票面積稍微縮小,以利好用、環保與節省成本,央行總裁楊金龍回應,會請發行局研究此建議。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