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開放中藥販售權 藥師公會快閃抗議 批掏空專業門檻

衛福部3月18日發布解釋令,公告中藥從業人員只要符合一定標準就可以販賣中藥材,引發藥師團體反彈,強調「不論是西藥還是中藥」應統一由藥師管理,絕不容許「誰都能賣」的現象發生,藥師公會今(22)日赴衛福部快閃抗爭,要求撤回解釋令,痛批衛福部長邱泰源、中醫藥司長蘇奕彰是「腦袋裝大便」的不適任官員。衛福部回應表示尊重藥師的訴求和疑慮,但一切依法行政,解釋令的內容不會超過藥事法103條的範疇。
衛福部今年3月18日發布解釋令,讓《藥事法》第103條第2項後段新增「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之中藥從業人員,並修習中藥課程達適當標準,得繼續經營中藥販賣業務」規定,引發藥師公會不滿,直指該解釋法是讓《藥事法》103條「落日條款」逆轉為「日出條款」。
藥師公會也在今日發起首波快閃抗爭行動,赴衛福部門口抗議。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在發言時指出,3月18日公告的解釋令是衛福部長邱泰源、中醫藥司司長蘇奕彰「公然違法」應下台,用行政命令擴大解釋,造成藥師團體相當不滿及憤怒,他表示估會將於5月4日走上凱達格蘭大道表達訴求,並告訴賴清德總統,這2人是「腦袋裝大便」的不適任官員。
黃金舜指出,衛福部是違法解釋令,邱泰源、蘇奕彰公然違法,用行政命令擴大解釋,這項命令一舉摧毀政府與藥界多年來共同守護的用藥安全機制,讓中藥販售淪為「買藥像買菜」,完全無需藥師專業把關。「沒有藥師把關的中藥,你敢吃嗎?」他認為這不只是執業權的剝奪,更是對全民健康的嚴重威脅。
此命令根本是「為違法者量身打造的合法化通道」,一紙行政命令就足以瓦解多年建立的用藥安全防線。藥師們質疑,衛福部的政策彷彿允許「修幾門課就能賣藥」,既不需通過藥師國考,也無需接受完整專業訓練,專業門檻蕩然無存。
「我們不是反對中藥,而是反對繞過專業監管、違法掏空法治的政策!」黃金舜說,藥師們反對的是繞過專業監管、違法掏空法治的政策」,強調《藥事法》不是裝飾品,行政命令更不是特赦令。
他同時強調,今日的快閃抗議只是第一波警告,全聯會將於5月4日號召全國藥師發起更大規模的抗議行動,直達總統府,要求政府撥亂反正、立即撤回違法命令。
而衛福部中醫藥司長蘇奕彰在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衛福部尊重藥師團體的訴求和疑慮,但衛福部是依法行政,解釋令一定不超過藥事法103條的範疇,不會有藥師擔心調劑權,或販售指示用藥、處方藥的問題。
另外,西藥在藥廠用化學製作,但中藥是農產品,要從農業種植端銜接處理,這個角色過去是由中藥商處理,由於《藥事法》以西藥為主體設置,後來才在103條做了補充說明。
蘇奕彰同時強調,2013年法規會針對法律的文字衡量,在藥事法103條規定2類人員,可以繼續從事中藥販賣業,後續2019年針對解釋令做了補充,讓行業得以延續。解釋令是顧及中藥行業衰退速度實在太快,且藥師投入比例太低,然而中藥材從栽培、採收與加工,以及基原鑑別、炮製、包裝、儲藏管理,至中醫院所或市場銷售,提供民眾醫療照護或生活飲食使用,每一環節都需要高度專業的實務經驗,社區藥局、西藥房無法完成這件事,國家是整體衡量中藥產業的存續跟民眾的需求,並尊重藥師的專業,才進行專業的分工。
蘇奕彰指出,未來會落實中藥材的分級管理制度,對於從處方藥、指示藥到健康食品、一般食品,從安全到功效,會盡速與藥廠、食品業者協商,尤其台灣的清冠一號在疫情期間備受矚目,期望台灣中藥發展超越日本漢方藥等,創造更大的價值,未來也會規畫藥農制度,幫民眾取得品質好的中藥材。
對於藥師的大動作反彈,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謝慶堂也發出聲明表示,近年來中藥販賣業急速凋零,20年前有1萬5000家,今年約7000家,估計10年內將不足3000家,此將嚴重影響中醫藥產業的中藥供應鏈。
謝慶堂指出,我國目前藥學系雖可修習中藥相關17學分,但未強制必修,且中藥學實習也只有 1 個月的「選修」,藥師高考裡中藥內容僅佔生藥學的10分左右,「試問把中藥房消滅後,民眾可能去西藥局買中藥材嗎? 」他強調中藥販賣業者精於中藥材辨識、炮製加工等專業知識,基於確立中藥分工,保障執業權益及促進中醫藥產業發展原則,全力支持衛福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