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負面偏誤」的影響 高效表現、價值展現的第一步

許多研究指出,負面事件的影響力是正面事件的三至六倍之多。練習「舉一反三」,找出三個優點來平衡報導實際的情況,讓保羅的自信明顯提昇,更能展現自己的價值。

紀俊麟醫師(沐懷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
2022/12/24 08:00 2023/01/07 08:13
當想到一個負面事件、或對人或情境有負面解讀時,試著平衡報導,並舉出三個正面的解讀,用更豐富的觀點重新詮釋(reframe)人事物以及你的體驗。

【案例分享】

保羅是一位大公司的高階主管,他走進診間時,氣宇非凡,從穿著到舉手投足,都顯露出過人的氣質和自信。

「真的嗎?! 還好啦,那是工作上需要的一種保護色。我內心其實很不快樂…。我的工作表現一直沒有得到老闆和同事的認同,好像不管怎麼做,老闆都不太滿意,在高階主管之間,我表現也落後大家,下屬對我更是保持距離…」保羅喪氣地說。

聽完一連串的負面表述,我忍不住問:

「保羅,你平常的工作,常常需要找問題、找缺點嗎?」

「當然,除了本身自我要求很高之外,我做稽核主管十幾年,找問題是我的強項!」

負面偏誤 (negativity bias) 來作怪

源自於遠古時代的習性,人們傾向對負面的事情(例如,危險的環境、獅子老虎的攻擊) 比較敏感,而對正面的事情反應較小。舉例來說,在車子發動後你看到儀表板有警示燈亮起,一定會嚇了一跳; 但平常沒有半個警示燈亮起,你並不會感到萬分興奮、或像中了樂透一般。又或是白色衣服不小心滴到了醬油、留下了印記,大部分的人會覺得不太自在,而很少有人會因為衣服百分之99.5仍是白色的、而感到非常的喜悅。

保羅也是,他敘述了許多在工作上得到的不公平待遇; 在形容自己的優缺點時,他對缺點侃侃而談,但要稱讚自己時卻是支支吾吾的。我向他解釋「負面偏誤」的概念,並提醒他,他的自我要求、以及工作上需要”找問題”的屬性,都會加重負面偏誤對自己和週遭的影響,並可能產生後續的不良效應。

正面偏誤來攪局

「紀醫師,你說得很有道理,我確實是比較容易注意到負面的言語、事情、甚至是回憶。可是,我臉書上的那些朋友,表現普普的也升遷了,車子還一台一台換,幸福美滿…」

「喔! 那是過濾過的資訊啊! 你把它當成正面偏誤好了!」 我開玩笑說道。「當你覺得自己總是遇到鳥事,再看見別人過濾後的正面事蹟,當然會更覺得生氣啊!」

接著我出了兩個小作業給保羅回去執行。在三週的執行過程中,保羅開始對自己和週邊有了全新的觀點和解讀。這進而影響了他的思考、溝通方式、以及實際作為,他對自己和週遭人事物的想法慢慢變得積極正面。讓我來介紹一下這兩個好方法!

人生設計好方法: 讓偏誤不再困擾我們

平衡報導法

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看立場很偏頗的新聞報導; 你的大腦也是。我請保羅練習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他所經歷遇見的人、事、情境或感受。例如,當他在一個會議報告之後,覺得自己漏講了某個重要的資訊,正覺得懊惱時,請他試著對自己”平衡報導”,說說看會議過程他有哪些表現不錯的地方。保羅後來發現自己 「其實我講得蠻清楚詳細,而且時間掌控的不錯」、「我在準備報告時,發現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查清楚之後感覺自己對這個議題又更加了解」、「我發現我不會怯場,就算董事長在我也不會害怕」。

許多研究指出,負面事件的影響力是正面事件的三至六倍之多。練習”舉一反三”,找出三個優點來平衡報導實際的情況,讓保羅的自信明顯提昇,更能展現自己的價值。

保留證據法

我請保羅開始寫”小日記”,對每天發生的事做簡單的記錄。他的日記本寫著: 「今天有平衡報導」、「製程部門的副總其實已經很用心」、「老闆應該沒有惡意」、「平順的一天」…等等。

「紀醫師,當我懷疑最近是不是沒有進步時,我回過頭來看自己寫的日記,發現其實我的生活很豐富,也更不容易掉入負面的想法迴圈中!」

三個重點

一、留心「負面偏誤」帶來的影響力,平時可以觀察自己的所思、所言、所行,是否受其影響。

二、運用「平衡報導法」,「 舉一反三」: 當想到一個負面事件、或對人或情境有負面解讀時,試著平衡報導,並舉出三個正面的解讀,用更豐富的觀點重新詮釋(reframe)人事物以及你的體驗。

三、試試「保留證據法」,簡單寫下一天中的小感想或小感動。過一段時間記得回顧一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發現喔!

這樣一來,您更能發揮自己的潛力,達成高效表現!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