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 30》李長庚:共創氣候與自然的摩爾定律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正於巴西貝倫召開,國泰金零時差參與國際氣候盛會,繼12日在COP30官方主場藍區,創台灣金融業先驅,舉辦藍區會議「全球與區域觀點:擴大亞太氣候金融與投資規模(Global and regional recommendations to scale up finance and investment in Asia Pacific)」,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擔任COP30重要周邊會議「世界氣候高峰會及投資界COP」(World Climate Summit & The Investment COP)的開場講者,李長庚以「從亞馬遜走向世界—開啟永續實踐的新時代(From the Amazon to the World – Scaling a New Era of Delivery)」為題,盼與各界共同創造「氣候與自然的摩爾定律」,彰顯國泰金攜手各界加速氣候行動的前瞻願景與決心。
李長庚連三年受邀擔任世界氣候高峰會開場講者,從COP28分享綠色轉型的金融成果與洞察、COP29倡議進行一場「氣候工業革命」,驅動結構與系統性變革,作為淨零轉型新契機,到COP30的「氣候與自然的摩爾定律」,呼籲資金快速增長,成為氣候工業革命的推動力,皆引起各界熱烈迴響。(延伸閱讀:國泰金三度前進藍區 籲公私協力、賦能中小企業)
李長庚表示,今年適逢《巴黎協定》生效屆滿十週年,過去被視為「承諾的十年」,接下來更應該繼續把這份雄心轉化為實際行動,讓未來的十年成為「實踐的十年」;他並以台灣半導體產業中著名的摩爾定律為喻,提出當前全球課題是共同創造「氣候與自然的摩爾定律」,鼓勵加速擴大對氣候與自然領域的投入,讓規模化、可商業化、具投資性的永續解方遍地開花,實現加速度的成長。
自亞馬遜走向世界 發表四大趨勢
面對極端氣候挑戰,李長庚仍看見全球永續轉型的希望與機會,發表四大趨勢看法。第一:永續資本持續投入,越來越多投資人積極尋找能兼顧長期回報與氣候及自然價值的投資機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私部門對自然的投資已突破1,020億美元,但資金缺口仍在,代表還有巨大潛力等待更多利害關係人加入。
第二:產業正在突破,過去被視為「難減碳部門」的鋼鐵、水泥和汽車產業,已開始建立可被複製的脫碳路徑。第三:新的商業模式正在崛起,再生農業、循環供應鏈、混合金融等,不僅獲得市場驗證,也累積具代表性的成功案例。第四:全球南方(Global South)的創新聲音日益茁壯,從巴西的亞馬遜治理、非洲的社區金融,再到亞洲的藍色債券,證明全球南方不再只是被動受援者,也能是主動引領者。
全球永續轉型 看見希望與機會
金融業是加速淨零轉型的重要推手,國泰金作為永續領航者,已在綠色金融、基礎設施、普惠金融及氣候相關融資領域投入逾500億美元,歷年來積極參與氣候行動100+(Climate Action 100+)、CDP碳揭露(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TCFD、TNFD、重視水資源金融倡議(Valuing Water Finance Initiative)等國際投資人倡議,展現金融力量加速氣候轉型的決心。
國泰也重視「培力(empowerment)」的重要性,贊助亞洲社會投資人網絡(Asian Venture Philanthropy Network, AVPN)的「亞洲潔淨能源轉型倡議(ASCENT)」,並支持多項專案,包括影響力投資校園巡迴與綠色轉型解方推廣,期望打造連結現在與未來的永續生態系。(延伸閱讀:國泰金前進巴西貝倫 五度出席聯合國氣候峰會)
在COP30「世界氣候高峰會」開場致詞尾聲,李長庚誠摯呼籲,「當下一次熱浪來襲、洪水再現、糧食與水資源再度面臨壓力時,希望我們能夠說,我們不只是看見問題,更將解方送往最需要的地方。」從貝倫出發,唯有全球齊心協力,才能讓「氣候與自然的摩爾定律」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