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天龍國10大死因公布 癌症仍居首 肺炎人數明顯上升

台北市衛生局今(4)日公布2023年台北市最新死亡統計數據,其中,「癌症」仍高居死因第1位,占了台北市總死亡人數的25.9%,而「COVID-19」則由第3位降至第5位;與去年相較,肺炎罹患人數有明顯增加的情形。
數據顯示,2023年,台北市共有2萬555人死亡,比2022年減少了492人,減幅達2.3%,衛生局表示,這主要是因為COVID-19的死亡人數大幅減少了585人所致。
台北市10大死因依次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新冠、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病、事故傷害。這些死因佔總死亡人數的76.2%,其中60.9%是慢性疾病所致。
台北市衛生局分析,與前一年(2022年)相較,癌症及心臟疾病續居前2位死因,COVID-19則由第3位降至第5位,肺炎回復至第3位,事故傷害也重回到10大死因。
此外,與2022年相較,顯著上升者為:肺炎每10萬人升11.4人(+20.5%)、事故傷害升2.5人(+17.0%)、高血壓性疾病升2.7人(+8.7%)。下降的則包括:COVID-19每10萬人降23.3人(-35.8%)、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降4.8人(-13.0%)、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降7.5人(-5.8%)、糖尿病降3.0人(-8.3%)。
而佔死因首位的癌症,2023年台北市癌症死亡人數為5325人,占總死亡人數的25.9%,癌症死亡率上升主因為「人口老化」。而10大癌症依序為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肝和肝內膽管癌、前列腺(攝護腺)癌、胰臟癌、胃癌、口腔癌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卵巢癌。與2023年相較,卵巢癌由第9位退至第10,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由第10位升至第8位。
依年齡段分析,65歲以上長者的死亡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82.2%,而事故傷害的死亡年齡中位數為70歲,癌症的死亡年齡中位數則為73歲。在不同年齡段中,15-24歲的主要死因為自殺、事故傷害和癌症;25-44歲為癌症、自殺和心臟疾病;45-64歲則是癌症、心臟疾病和腦血管疾病;65歲以上的前三大死因依次為癌症、心臟疾病和肺炎。
男性死亡率高於女性,男性死亡率為每10萬人951.1人,女性為708.5,除了腎病之外,其他死亡率都高於女性,但依年齡來說,女性65歲以上的死亡人數比例為85.5%,高於男性的79.4%,女性的死亡年齡中位數為83歲,比男性多5歲,十大死因除癌症外,其餘死因65歲以上人數占比皆以女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