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諷刺的「禮義廉恥」牌匾
許多學生以為古人寫的文章才是有道德的文章,現代人寫的不是,其實寫得好的白話文很多,如愛因斯坦的《人類存在的目的》與陳之藩的《哲學家皇帝》等好文不但激勵人心,也有潛移默化的品德教育功能。
鄧鴻源(台大物理博士、大學教授)

北一女國文老師區桂芝批108課綱刪除顧炎武「廉恥」一文引發熱議,包括台中市長盧秀燕、雲林縣長張麗善、新竹縣長楊文科等縣市,都陸續把「禮義廉恥」掛回校園,高雄也有家長團體捐贈各校「禮義廉恥」牌匾,希望「由形入心」加強孩子的品德教育。
網友說,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而最重要的,是品格養成,其次才是知識傳承,在各個教育現場的老師們都有責任培育下一代,讓他們崇禮尚義、有恥且格,看看現今社會道德混亂、官場腐敗現象,撥亂反正刻不容緩,老師加油!

Dcard「台灣大學板」以「北一女教師痛批課綱刪古文無恥,台大生怎麼看」為題發起投票,選項包含「贊成,古文是國文教育的重要一環」、「反對,古文是腐儒思想的洗腦教育」、「窩不知道, 我是理工肥宅還在寫作業」等三項,結果有1814名台大學生參與投票,其中23%反對區桂芝的觀點,認為刪除古文並無不當;38%支持區桂芝的主張,主張保留古文,39%無意見。
很顯然,許多台大生長期在國文洗腦下,以為只有中國古人寫的文章才是有道德的文章,現代人寫的都不是,其實寫得好的白話文很多,如愛因斯坦的《人類存在的目的》與陳之藩的《哲學家皇帝》深入淺出、激勵人心,對於學生的品德都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歷史補教名師呂捷分析文言文難懂的兩大原因,一是古代書寫工具稀貴,所以文字盡量精簡,二是當時文人維持其既得利益,所以寫得讓人看不懂,若想學想看懂,就要花錢去請教他們。
如果只有國文有道德教化的功能,那麼以後大家都唸古中國文就好了,哪裡需要宗教或老師開導?而區老師若認為古文的教化功能那麼強大,也可考慮退休之後,到監獄裡開課教授國文,以古人的智慧幫助受刑人改過向善,早日回歸正常社會。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