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戶籍法修正上路 台灣人國籍欄可正式登記「台灣」

日本修正後戶籍法今起實施,台灣人可在國籍欄登記「台灣」,姓名也須加註一般認可的讀音,限制「閃亮名」等不尋常發音,以維護社會溝通與秩序。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25/05/26 18:36
日本戶籍法修正今起實施,台灣人可正式在國籍欄登記「台灣」,另新增姓名讀音欄位,限制「閃亮名」等特殊發音。圖/翻拍日本外務省臉書

日本修正後的《戶籍法》自今日(26日)起正式實施,對外國人身分登記及姓名登錄制度進行重大調整。此次修法中,最受矚目的變革之一,是戶籍登記中的「國籍」欄位更名為「國籍・地域」,允許實際居住於日本的台灣人士在戶籍上明確登記「台灣」為國籍,擺脫過去只能登記為「中國」的爭議。

根據過去規定,日本戶籍法原則上僅承認國名,無法登記未被正式承認為國家的地區名稱。即使在日本外務省所提供的結婚登記(婚姻屆)表格上,外國籍一方的本籍欄只需填寫其「國籍」,台灣人士也只能被標記為「中國」。今起新法上路後,戶籍記載欄位將擴充為「國籍・地域」,台灣人士終於可正式登記為「台灣」,實質反映個人身分認同。

另一方面,新法也新增姓名「讀音」欄位,要求所有戶籍登記的姓名必須加註其讀音,並明確規範讀音須為「社會上普遍認可的發音」。此舉旨在因應日益增多的「キラキラネーム」(閃亮名)現象,避免過於特殊或難以辨識的名字對社會溝通造成困擾。

所謂「閃亮名」,是指取自動畫、外語或創意來源的名字,通常使用非常規的漢字與讀音搭配,例如將「愛」唸為「Love」、「月」讀為「Luna」,甚至以「光宙」讀為「皮卡丘」等。儘管許多家長出於希望孩子獨一無二的美意,卻可能導致閱讀困難與社會適應問題。

根據新制度,各市區町村將自即日起陸續寄送「姓名讀音登記通知書」至戶籍所在地家庭。如發現內容錯誤,民眾可於2026年5月25日前申請更正;逾期未更正者,將依照通知書內容正式登記。

日本法務省在指導原則中明確指出,姓名的讀音必須符合常用辭典的發音,若與漢字意義毫無關聯(如「太郎」唸為「George」、「健」唸為「健一郎」等),或可能引起誤解、違反常識與社會秩序的讀音,將不予接受。此外,對於含有反社會意涵、可能影響兒童未來發展的姓名讀法,也將嚴格禁止。

此次修法顯示日本政府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時,也試圖透過法規劃一條明確的社會秩序與文化溝通之路。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