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半民眾認台灣媒體綠化感濃厚 楊憲宏:會把自己逼到絕路

很多新聞台報導新聞時化為武器,根本不是在做新聞分析,而是成為政黨的政治作戰部隊,「假媒體經營,在做政治作戰」,由於背後有政黨撐腰,使其行為越來越乖張。

林汪靜/台北報導
2022/10/15 19:41
曾參與黨政軍退出媒體運動的資深媒體人楊憲宏感嘆現今政媒掛鉤氛圍。圖/陳賜哿攝

鏡電視申照過關背後遭質疑有政黨勢力介入操控,風波輿論還在延燒,顯見台灣媒體有其政黨傾向,甚至近期「綠化」已成趨勢。有資深媒體人分析,很多媒體現在已經是政黨的政治作戰部隊,假媒體經營,行政治作戰之實,但這樣最終只會把自己逼到絕路,「媒體武器化」本就是錯誤的抉擇,傷了自己也毀了原本的媒體英名。

根據《民報》10月13日調查結果,問及民眾對台灣媒體環境看法,有80.8%的民眾認為台灣新聞政黨色彩嚴重,有57.2%民眾認為台灣新聞媒體偏綠,12.6%認為偏藍。對於監督新聞機構是否中立的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看法,有48.7%認為NCC並不公正,且有51.0%的人覺得NCC受黨政高層操控。

資深媒體人楊憲宏認為,現在媒體環境已經很壞,必須承認今天的媒體都走進「負面螺旋」,一直往下惡化,以台灣的有線電視新聞台與國外新聞台來比較,雖然國外新聞台並不完全達到所謂媒體公正的境界,但至少已朝「公正客觀」移動了一點,反觀我們的卻差距很大。他批評,很多新聞台報導新聞時化為武器,根本不是在做新聞分析,而是成為政黨的政治作戰部隊,「假媒體經營,在做政治作戰」,由於背後有政黨撐腰,使其行為越來越乖張,完全背離了自己作為媒體應該有的堅持。

但這種做法到最後只會把自己逼到絕路,楊憲宏強調,「媒體武器化」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選擇,到最後這個武器傷得自己體無完膚,原本的一世英名也全都會化為泡影,他說,媒體人要有一生的職志,也就是說,即便「你今天做的很好,明天醒過來你還是要從零開始努力,「做媒體這一行的人就是這樣,跟做生意的人不一樣。」

不過,楊憲宏說,新聞媒體中的「正向力量」也不見得全消失了,如果這股力量消失,「鏡電視老早輕舟已過萬重山,他要幹的事老早幹了」,為何到現在都無法闖關?甚至可能保留廢止權,他強調,原因就在於正面的力量雖然微弱,但仍然有效,因此,台灣的新聞媒體要拉回這個正面力量,願意回頭審視媒體責任、媒體自由、媒體倫理,「這個本來就是知其不可而為之。」

芝加哥時報社長郭笑榮則建議,媒體要以真實為主,不要搶快、搶先,基於社會道德的責任,要把新聞真實的面貌呈現出來,她指出,現在很多自媒體為了點閱率搶快、搶新,卻沒有把事件真相查證清楚,便貿然放出新聞消息,「越挖這個新聞就越黑越臭,可是這完全是假的」。

在這個時代,媒體究竟如何維持專業客觀的獨立性?楊憲宏認為,客觀公正是他人給的評價,並不是主觀的認為自己「客觀」,現在的媒體必須誠實承認自己有政治立場、有可能不客觀,一方面,必須誠實,另一方面,必須透明,誠實與透明是數位時代媒體的社會責任,同時,力求公正、平衡,切勿假裝客觀、假裝公正,「暗自一直吹捧政治人物,無端攻擊你(媒體)反對的政治人物。」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