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製造受重創 台綜院示警結構性風險加深

.

李孟璇
2025/09/25 06:10
傳統製造受重創,台綜院示警結構性風險加深。(資料照)

台灣綜合研究院公布8月EPI電力景氣指數,數據顯示傳統產業景氣普遍承壓。全球需求低迷,加上美國加徵關稅影響,鋼鐵、紡織與機械設備等產業用電量全面衰退,電力景氣燈號紛紛落入藍燈,外銷訂單也跟著下滑。

與科技業紅燈熱絡的榮景相比,傳統產業的困境顯得格外鮮明。台綜院直言,傳產承壓的現象已經不是短期波動,而是結構性風險正在逐步浮現。

鋼鐵業需求低迷 用電衰退近一成

鋼鐵業雖然因中國限產措施帶動鋼價短暫反彈,但需求端仍舊不振。中國與台灣房地產市場低迷,加上美國針對鋼鋁及其衍生品課徵高額關稅,持續削弱產業動能。

8月鋼鐵業用電量年減9.41%,電力景氣燈號持續停留在藍燈。外銷訂單也因需求疲弱與關稅衝擊減少9.3%,顯示該產業仍深陷景氣寒冬,復甦力道有限。

紡織業遭遇關稅疊加打擊

紡織業同樣陷入困境。全球終端需求低迷,下游客戶去庫存進度緩慢,使訂單能見度偏低,產能利用率持續下降。

雪上加霜的是,美國自8月起對部分紡織品加徵高達40%的對等關稅。數據顯示,紡織業8月用電量大幅下滑16.37%,為所有產業中跌幅最深。外銷訂單亦衰退0.8%,景氣燈號續亮藍燈。

機械設備業分化 仍難脫低迷

機械設備業則呈現分化。出口美國的工具機廠商因對等關稅影響,產能利用率持續下滑,景氣陷入低迷。但在檢測設備與電子設備領域,因AI應用需求帶動,表現相對穩健。

儘管如此,整體市場依舊難脫陰霾。8月機械設備業用電量年減11.96%,電力景氣燈號落入藍燈。外銷訂單雖受半導體業擴廠帶動成長3.0%,但與用電量背離的走勢,顯示產業復甦尚未真正起色。

傳產承壓 結構性風險升高

台綜院指出,傳統產業正面臨需求低迷與高關稅的雙重夾擊,景氣不僅短期低迷,更潛藏結構性風險。即便部分細分產業仍有零星需求支撐,卻不足以逆轉頹勢。

相較於科技業用電與外銷訂單連創新高,傳產陷入「藍燈區」的低迷格局。展望未來,若國際需求無法回升,加上貿易保護政策延續,傳產景氣恐難短期內擺脫困境。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