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min賺翻!毛利逼近6成 靠智慧錶殺出晶片荒血海

.

江星翰
2025/10/18 10:00
Garmin多產品線衝高營收兼顧毛利,全球首款搭載MicroLED的fēnix 8 Pro躍高階夯品。(翻攝網路)

智慧穿戴品牌Garmin營收狂飆20%!在這波全球晶片荒與地緣政治的夾擊下,為何毛利率還能逼近6成?原來Garmin正以多角化戰術,築起一條穩固的黃金財路。

Garmin公布第二季財報,營收18.2億美元,年增20%並創歷史新高。最驚人的爆發力,來自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健康休閒產品線,年增率衝破4成,顯示全球消費者對「個人化健康監測」與「智慧運動科技」需求爆棚。

多產品線扛銷售引擎

「Garmin的成功不是只仰賴單一爆款,而是多產品線奏效。」Garmin亞洲區行銷與業務副總經理林孟垣指出,一端是衝刺極致效能的高階產品,例如定價高的fēnix 8 Pro MicroLED智慧腕錶,另一端是「走量」的Venu 4、Venu 6等系列。

更令人稱奇的是,新品上市後,舊產品銷售動能持續發威。林孟垣透露,部分前代產品如Venu 3、Vivoactive 5透過調整價格策略後,銷售反而更進一步上揚,形成高、中、低階產品線相互聯動。

外界關注高關稅是否推升產品售價?林孟垣認為,漲價不是主要方向,而是透過持續優化生產效率、增加產品差異化來創造價值,在不壓低利潤的前提下應對挑戰,並提升成本控管與獲利體質。

Garmin在2021年收購GEOS Worldwide,整合環境偵測、生理監測、即時定位,至今協助全球救援逾2萬例。(Garmin提供)

國際化生產體系發威

這套「效率優化」與「價值提升」的組合拳,也展現出Garmin長期以來的營運「韌性」。林孟垣強調,雖台灣供應鏈占相當高比重,除了持續加大在台投資,例如優化台南廠既有產線、建置2廠、持續提高自動化比例。

面對科技產業積極海外布局時,「Garmin早年已因應航空和航海產品的需求,在美國、歐洲設立生產基地,更在荷蘭等地併購與投資,形成國際化生產體系。」林孟垣說。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