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拓展法國巴黎合作版圖 深化海外交換、高階研究合作

為積極強化國際交流並深化歐洲高等教育合作網絡,國立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日前率團訪問巴黎,拜訪4所頂尖學府,並簽署並與部分學校簽署國際交換合作協議,此行不僅為政大與歐洲學術機構建立起更緊密的合作基礎,更展現了臺灣高教在國際舞臺上的堅韌實力。
與「法國總統搖籃」巴黎政治大學深化多領域合作
李蔡彥以高教基金會董事長身分,於9月9日至12日出席於瑞典哥德堡舉行的「2025 年歐洲教育者年會(EAIE 2025)」後,隨即率政大代表團前往巴黎,代表團成員包括國際合作事務處國合長陳憶寧陳憶寧,以及社會學系特聘教授陳宗文等。
此行首站為素有「法國總統搖籃」之稱的巴黎政治大學(Sciences Po),政大與該校校長Luis Vassy的會晤,延續了Vassy校長今年初訪臺時的首次交流,進一步展現雙方合作的誠意與互信。Vassy 指出,巴黎政治大學學生為全法頂尖,樂見與政大在地緣政治、經濟及多領域建立長期合作。
李蔡彥表示,兩校未來在商管、法律、傳播、教育與人工智慧等領域皆有交流空間。雙方將推動短期課程、交換計畫與研究合作,並探索博士生海外教學、共同開課及高階主管培訓等新模式。尤其值得期待的是,巴黎政治大學預計於明年成立「氣候學院」,其以個案研究與企業實習為核心,與政大在永續治理與商學上的發展方向高度契合。
擴大交換範疇:重建疫情後學生赴亞洲交流信心
政大代表團也與其他重量級學府達成具體協議,作為巴黎文理大學創校成員的巴黎多菲納大學(Paris Dauphine–PSL),在商管與社會科學領域享有國際聲譽,兩校在2011年即成為即為姊妹校,原已簽有學生交換協議此次雙方會面不僅確認續簽交換協議,更將合作領域在原有商管基礎上,新增社會科學,擴大學生的修課選擇,該校期盼藉此重建疫情後學生對亞洲交換的信心。
政大代表團亦造訪位於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大學(Université de Versailles Saint-Quentin-en-Yvelines),並與校長 Loïc Josseran 正式簽署國際學生交流協議。此協議不僅建立了兩校制度化的合作框架,更象徵雙邊在教育與文化交流上的承諾。凡爾賽大學高度重視與亞洲地區的合作與連結,期盼透過此合作吸引更多法國學生赴臺交換,並鼓勵臺灣學生前往法國,以促進跨文化理解。
深化博士級交流:探索雙聯學位與高階研究合作
專注於研究的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是政大此行重點交流對象。李蔡彥建議,雙方可透過國科會「臺法幽蘭計畫」或國際研討會,促進相關領域學者交流,並以研究中心為單位推動合作。EHESS積極拓展博士層級國際交流,包括博士生夏日工作坊,未來有機會在臺灣舉辦;此外也鼓勵兩校博士生可透過共同指導取得雙聯學位。
EHESS的「訪問學者計畫」,每年徵選約 130 位國際學者授課,亦歡迎政大師長申請。目前雙方正洽談校級合作備忘錄,未來交流範疇除臺灣研究外,更可望延伸至俄羅斯研究、阿拉伯研究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