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習會4大議題成會面核心 川普坦言:台灣可能是習近平「心中的蘋果」

.

蕭雅雯
2025/10/24 11:36
這是兩位領導人自川普1月重返執政後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也是他們自2019年G20以來的首次實體會晤。(圖/翻攝White House flickr)

白宮正式宣布,美國總統川普將於下週四(30日)在韓國APEC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根據《彭博社》報導,川普希望透過會談達成「所有事情的協議」,包括延長對中關稅暫停、恢復大豆採購、打擊芬太尼走私,以及要求中國放棄稀土出口限制等4大議題。不過,有外媒分析,雙方正進行「槓桿遊戲」,中國展現更高痛苦承受度,而美國則擁有更強施壓能力。

白宮正式確認會談時程

白宮新聞秘書利維特(Karoline Leavitt)23日在新聞簡報會上宣布,川普將於30日在韓國APEC峰會期間與習近平會面。根據《彭博社》報導,這將是兩位領導人自川普1月重返執政後的首次面對面會談,也是他們自2019年以來的首次實體會晤。

川普23日表示:「我認為我們會有很好的結果,每個人都會很滿意。」這次會談地點選在韓國,正值美中貿易休戰協議將於11月10日到期之際,為雙方關係增添更多變數。

川普的談判目標:快速勝利與務實交換

報導指出,川普在這次關鍵會談中尋求快速勝利,即使結果可能不如他預期的全面協議。川普表示,仍希望延長對中國商品的高關稅暫停,以換取習近平恢復美國大豆採購、打擊芬太尼走私,並放棄稀土出口限制。

川普也對記者表示:「我們將在所有事情上達成協議。」他甚至提及核武器協議的可能性,並表達希望說服習近平向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施壓,結束對烏克蘭的入侵。

川普表達,希望在川習會上,說服習近平向俄羅斯總統普丁施壓,結束對烏克蘭的入侵。(圖/Vladimir Putin X平台)

中國掌握稀土優勢 北京展現戰略定力

根據《美聯社》報導,中國正透過稀土出口管制展現攻勢。前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秦強納森(Jonathan Czin)指出,北京正試圖「開始設定雙邊動態的條件」,部分原因是習近平察覺到川普政府在過去幾個月試圖「安撫」北京。

清華大學國際安全與戰略研究中心學者孫成昊表示,中國的稀土槓桿不是「簡單的談判籌碼」,這使得北京幾乎不可能屈服於川普的要求。「扭轉這樣的政策需要美國做出巨大讓步,可能包括撤回自己的科技制裁,這在華盛頓目前政治上是不可接受的。」

同時,報導也分析,美國擁有更大的施加成本能力,但中國具有更高的痛苦承受度。美國前駐中大使伯恩斯(Nick Burns)表示:「我認為雙方都試圖部署大量槓桿,來為自己的談判地位帶來優勢。」

台灣議題成潛在談判變數

根據《彭博社》報導,華府的中國鷹派人士擔心,川普對交易的偏好和獲得採購承諾的渴望,可能推動在政治上曾經不可想像的國安讓步,包括偏離美國對台灣長期的戰略模糊政策。

中國已要求白宮正式宣布「反對」台灣獨立,川普也承認,台灣議題可能會在即將到來的談判中出現。川普本週稍早表示,台灣可能是習近平「心中的蘋果」。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全球中國項目共同負責人金派翠西亞(Patricia Kim)警告,北京可能「將此視為可以推動川普達成交易的領域」。

亞洲行程:多邊外交的戰略佈局

川普22日表示,正在進行「重大旅行」,將訪問馬來西亞、日本和韓國,這是他重返白宮後首次訪問該地區。這趟行程被視為在與習近平會談前強化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同盟關係。

川普將於24日離開華盛頓,25日抵達馬來西亞參加東協(ASEAN)峰會,預計將簽署馬來西亞貿易協議,並見證泰國與柬埔寨和平協議的簽署。隨後將前往東京會見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最後抵達韓國與總統李在明(Lee Jae Myung)會談。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