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疫苗新聞揭曉 HPV擴大接種居首 RSV因張學友備受關注
2024年度疫苗10大新聞揭曉,腸病毒、RSV、新冠病毒、肺炎鏈球菌、帶狀疱疹及流感等,都受到高度關注,其中「HPV疫苗接種擴大至全國國中男生」以壓倒性票數排名榜首。
衛福部疾管署署長莊人祥指出,隨著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提升疫苗覆蓋率是健康長壽社會關鍵。根據衛福部疾管署統計,截至2025年1月7日止,新冠疫苗已累計接種181.9萬人次,比往年同期(85.8萬)高2.1倍,然而今年65歲以上長者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率僅43.9%,遠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75%標準。對此,莊人祥指出,這突顯除了新冠疫苗外,其他成人疫苗接種意識仍待提升。
在2024年度疫苗10大新聞排名中,「HPV疫苗接種擴大至全國國中男生」以壓倒性的票數位居榜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接種HPV疫苗是世界衛生組織2030年清除子宮頸癌目標的重要策略,而HPV疫苗不僅可以清除女性子宮頸癌,還能顯著降低多種HPV型別相關癌症風險,根據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研究,男性接種HPV疫苗後,罹患頭頸癌風險可減少約56%,顯示HPV疫苗對男性健康也有重要貢獻。
RSV病毒議題則因明星效應在10大新聞中排第2,去年6月歌手張學友因感染RSV病毒,取消部分台北小巨蛋演唱會場次的新聞,讓許多民眾因而知道RSV症狀。台灣疫苗推動協會常務理事、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黃玉成表示,RSV感染在高齡族群中特別容易引發重症,且症狀與流感、感冒等其他呼吸道疾病難以辨別,若是慢性病或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更可能會因此提升住院風險。
帶狀疱疹在10大新聞中佔據2則,對此李秉穎指出,帶狀疱疹致死率低,但常讓患者「痛不欲生」,後遺症可能導致劇烈帶狀疱疹後神經痛,進一步影響患者心理健康與日常生活功能,而成人施打帶狀疱疹疫苗是最佳預防方式。目前帶狀皰疹疫苗是自費疫苗,但近年研究已證實,新款帶狀疱疹疫苗可降低失智症風險。
至於去年一直到冬天還在流行的腸病毒,其疫苗相關新聞也受到大家重視,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秘書長陳志榮表示,腸病毒重症或死亡病例多集中於嬰幼兒,近年部分縣市提供弱勢家庭補助也展現地方政府提升疫苗覆蓋率的努力,他期待中央與地方協力擴大補助範圍,並加強衛教宣導,進一步降低腸病毒帶來的公共健康負擔。
另外,針對長者流感疫苗接種「台灣只在中段班」,李秉穎指出,許多長者對疫苗接種仍存在迷思,部分長者本身有潛在疾病,卻將接種後出現的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等誤解為疫苗引起,李秉穎表示,這並不正確,事實上,由於高齡者免疫功能較弱,發炎反應較低,副作用的發生比例反而更少,成人及高齡者更應重視接種的重要性,以降低感染及併發症風險。
他強調,除了新冠疫苗外,接種流感、肺炎鏈球菌及帶狀疱疹等疫苗也能有效預防高風險疾病,除了帶狀性皰疹疫苗已被證實能降低失智風險,流感疫苗也已證實對心血管健康有保護作用,顯示接種疫苗能有效減少發炎反應及降低慢性病風險,為高齡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