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空虛的中華民族

一個過去著熟識的朋友留話講,伊曾經當面請教過史明先生「台灣民族主義」和「中華民族主義」是呣是攏空虛的?結果無答案!伊愛聽我的看法如何?其實這位朋友較正確的問法應該是:「台灣民族」和「中華民族」是呣是攏空虛的?
「民族」是建構現代國家的社會基礎,是在共同生活環境的一群人,怹所經歷的生存條件和生活經驗,形成政治和經濟的利益共同體,經由長期體驗著共同命運,致使在怹共同的生活領域,發展出共同的國家,或是期待建立共同的國家。
所以,民族這個概念有兩個足重要的構成條件,著是一群人,怹的共同生活區域形成政治和經濟的共同體,而且怹追求建立或是已經建立家己的國家。
就民族的定義著足清楚,「中華民族」並無存在,咱知歸千冬來的所謂中國、圖博人、東突人和蒙古人等,攏希望有怹家己個別的國家,呣願意被迫來做中國人,閣較免講現在台灣人呣做中國人,甚至香港人嘛無希望做中國人。

所以,無論是1949年被推翻的中華民國或是後來繼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怹所鼓吹的「中華民族」攏根本是虛的,是無存在的。
台灣特殊優越的海洋地理環境,17世紀著開始接觸西方進步文明的思想、科技和管理知識,帶動先進的教育、交通和通訊建設,活絡島上無仝地區住民的交往和流動,這種發展予真濟原本侷限在地區意識的住民,擴大視野到台灣整體,漸漸形成經濟共同體,並向外拓展海洋貿易。
另一方面,外來統治勢力長期的壓迫和剝削,引起在地住民反抗,各地住民聯合採取行動維護集體利益,「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鬥爭循環,擴大深化台灣住民共同命運的意識。
日本時代的台灣文化協會運動和台灣議會請願運動,充分顯示台灣住民認識到,大家有共同的政治命運;總是,著等到二次大戰後,外來國民黨主政的「中華民國」在1947年操作「二二八民族屠殺」,有計畫地殘殺台灣社會菁英,藉此破壞台灣社會既有的秩序,以方便國民黨來壟斷台灣政治、經濟和社會的權力和資源。

這個淒慘的二二八經歷,予台灣人徹底覺醒,著建立真正屬於咱台灣人家己的國家,台灣人才會當有出頭天;由經濟共同體,進一步凝聚政治共同體意識,並且覺悟著追求屬於家己的獨立國家,「台灣民族」才正式存在,並踏入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舞台。
有民族意識才會產生民族主義理念,作為追求民族目標和民族願景的燈塔,回答我這位朋友的問題,自1956年台灣留學生著開始在美國費城建立組織,追求台灣獨立建國,「台灣民族主義」當然是具體存在,呣是空虛的;「中華民族」並無存在,國民黨權貴在台灣是利用「中華民族」混亂台灣人的民族認同,通維護怹外來假中華民國民族壓迫體制的合法性。
另外,中共利用空虛的「中華民族主義」是做為鼓動無辜百姓,滿足統治集團對外侵略擴張領土的砲灰,換一句話講,「中華民族主義」著是野蠻的中國擴張主義的偽裝。
專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