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華語教師血汗勞動 三個月一聘非典型聘僱
《民報》日前接獲新竹縣一私立科技大學華語教師欠薪案,多名三個月一聘、沒有勞健保的華語教師無故遭到校方欠薪案,直到老師透露已向媒體曝光後,校方不只趕快補上五月的欠薪,七月的薪資甚至提早發放,這也讓華語教師的權益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據了解,教育部有意將華語教師權益納勞基法保障,高等教育產業工會已啟動斡旋。
台灣因為少子女化,面對各大院校招生及勞動力都出現龐大缺口,為維持教育永續經營、補足我國勞動力,教育部協同各部會啟動國際生來台計畫,預計2030年補足40萬名外國勞動力。
台灣外籍生人數節節攀升,華語師資人數及需求在此環境下也只會越來越多。高教工會指出,華語教師長年來處於「低勞權、低保障、低薪資」的血汗勞動處境,單憑對華語教學的熱愛在苦撐。不但薪資遠低於一般兼任教師,忍受「三個月一聘」的非典型聘僱,究其問題源頭之一在於,大學華語教師勞動基準法權益未曾被主管機關重視且貫徹。
最著名的案例就是2020年疫情期間,成大華語中心以疫情因素要兼職老師辦理非自願離職,並承諾將發給非自願離職證明,以利老師申請失業給付。但當老師表達願配合後,成大竟又改口,與華語老師僅是「委任關係」,不是「僱傭關係」,所以不會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也不會給付任何資遣費,因此老師們也無法領取任到任何失業給付。老師們爾後自行向勞保局查詢,甚至發現過去10多年任職以來,成大沒有依法提撥勞工退休金,不少老師因此永遠離開華語教師一職。
向本報投訴遭到欠薪的余老師就說,他自己已經在國內三所學校教授華語課程,對象都是東南亞學生,因為華語老師薪資的「特殊性」,其實被不同學校晚發放薪資的情況時常出現,只是之前只要一反應,學校會馬上撥款。此次新竹某私立院校,因為已經積欠超過一個月,影響到不少老師的生活,加之校方對華語教師需求相當大,卻沒有幫她們投保勞健保,不排除要續聘的老師情緒會爆發。
余老師說,此次校方雖然在拖欠一個半月後,又提前發放薪資,但對於教師而言,「依法按時發放」薪資,難道是個「請求」或「夢想」?
對此,高教工會指出,事實上大專校院華語教師既與學校構成民法上的僱傭關係,不分公立或私立學校,皆已有勞動基準法之適用。然而,實務上包括大專華語教師之聘用皆與勞動基準法之強制規定或禁止規定有明顯落差。高教工會呼籲,為提升我國邁向「華語文教育產業輸出大國」之勞權基礎,勞動部與教育部應儘速釐清並落實公私立大專校院「華語教師」適用勞動基準法之相關權益,並主動檢查與監督各大專校院聘雇流程,以利我國招攬國際學生權益。
113年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中,教育部說明與經濟部共同推動的「促進國際生來台暨留實施計畫」,將於歐美與新南向國家設置海外基地,而1月底前預計於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國家設置3個海外基地,至114年則可設立5個海外基地。而配合強化移民政策,也將擴大延攬僑外生留台與留用外國技術人力。
依據教育部統計處資料,108學年外國學位生人數為3萬1811人,112學年成長到3萬7062人。其中,因新南向計畫的推動,112學年來自新南向國家的境外生計7萬1012人。境外學位生主要三大來源國均為新南向國家,分別為越南(1萬8930人)、印(1萬100人)及馬來西亞(1萬9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