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重症恐致命!醫提醒:症狀一周未癒應盡速就醫

藝人大S赴日旅遊時因流感併發肺炎猝逝的消息,引發國人對流感重症的重視。衛福部樂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王琮柏醫師表示,據流行病學統計,門診就醫的流感病患中約有8%併發重症機率,併發重症中死亡率則為20%。他提醒流感病程變化快速,若流感後突呼吸困難、胸痛、意識改變,應儘速至大醫院就醫。
因感染流感病毒而致病的流感,是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北半球好發於秋、冬兩季,台灣約在每年11月至隔年3月期間流行,常見症狀為發燒、咳嗽、 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出現肺炎、腦炎、心肌炎等併發症。傳染性與臨床症狀都比感冒來的嚴重。
衛福部樂生醫院胸腔內科王琮柏醫師表示,流感的高危險族群為抵抗力較差的老年人、嬰幼兒與慢性病患者。這些族群感染機率比起健康成人高出3倍,且感染後併發重症的機率也相對高。
由於流感部分症狀和感冒相似,因此常被輕忽,但若發現症狀一周後未癒,且出現更嚴重的呼吸道症狀、意識改變、胸痛、低血壓等症狀,就要當心有可能發生細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腦炎或腦病變、神經症狀、心肌炎或心包膜炎及繼發性感染等嚴重併發症,不可不慎。
王琮柏醫師提醒,流感病毒株年年變異,加上發病前即有傳染力,傳染力甚至會持續至症狀出現後約3至7天,防不勝防。隨著百業開工、開課,建議盡早施打季節性流感疫苗增加自體保護力。流感疫苗雖無法完全避免感染,卻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降低重症和死亡最有效的方式。
另外,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兼任主治醫師粘曉菁表示,其實預防流感重症並不難,只要掌握黃金就醫的流感四大症狀警訊,以及增強免疫力的三大關鍵要訣,就可以遠離流感的威脅。
流感四大症狀警訊:
1.年幼或年長族群若發燒超過39℃,且服用退燒藥後,體溫仍降不下來,可能因病毒感染,導致身體反應降低,需特別警覺。
2.出現呼吸不順、胸悶症狀,甚至血氧濃度降至90%左右,恐會影響氧氣供應。
3.症狀持續惡化,例如發燒加重、全身倦怠無力,或合併其他併發症時,應提高警覺。
4.從流鼻水、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轉移至頸部以下症狀,如咳痰困難、講話或爬樓梯費力、呼吸急促、無法平躺睡覺等,代表病情已達危險程度,應及早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避免流感重症,粘曉菁指出,除了高危險群接種疫苗,民眾自我免疫力的提升也非常重要。建議掌握三大關鍵要訣:吃好、睡飽、多運動,平時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勤洗手、外出戴口罩,維持環境清潔、消毒日用品等,自我防護才是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