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見!詐團用高鐵退票洗錢 緊急下架國家級支付品牌「台灣Pay」
馬國車手雲林高鐵站落網 檢警查扣11.4萬現金、怒斥退票成提款機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高鐵自2018年起開放「台灣Pay」掃碼付款,原本是為了讓民眾透過金融卡更方便訂票。沒想到7年後,卻被詐騙集團鑽漏洞,發展出利用退票換現金的洗錢手法。雲林檢警日前偵破此案,直言「第一次見到用高鐵票洗錢」,這種模式極為罕見。
詐團設局 商務艙車票成工具
檢警調查發現,詐騙集團先冒用民眾個資,以「中獎需繳手續費」為由,騙取被害人掃描「台灣Pay」付款QR Code。集團一次購買10張南港至左營商務艙車票,總價約2萬5000元,再派車手到車站退票換現金。
與Apple Pay、Google Pay不同的是,透過「台灣Pay」購票,票券顯示付款方式為「現金」,退票時無須驗證身分即可領現,成為詐團洗錢的關鍵破口。
延伸閱讀》台灣Pay曝高鐵退票洗錢是個案 籲高鐵、銀行共同打擊詐騙
雲林高鐵站查獲11.4萬現金
虎尾警分局於今年6月26日接獲線報,直指一名馬來西亞籍男子頻繁在雲林高鐵站退票領錢。員警立即到場盤查,當場查獲新台幣11萬4,000元現金。
該男子年約42歲,以觀光名義入境,隔天就上工當車手。檢警依組織犯罪、詐欺、洗錢及輸入不實資料等罪嫌,將他起訴並裁定羈押。
高鐵急停台灣Pay服務
事件爆發後,高鐵於6月27日緊急公告,全面暫停「台灣Pay」付款功能,強調是為提供「更穩定與安全」的服務體驗,成為台灣首度出現「國家級支付品牌」被迫下架的案例。
旅客目前僅能改用VISA、MasterCard、JCB、銀聯卡、美國運通等信用卡線上付款。高鐵也強調,將全面檢討退票機制,避免再度被詐團利用。
檢警呼籲:別輕信「跑腿賺快錢」
檢警提醒,詐騙集團常以「短期打工」、「跑腿領錢」為名吸引民眾,其實背後就是擔任車手,涉及嚴重刑責。一旦被捕,不僅留下前科,還可能面臨鉅額賠償。
雲林檢警強調,這起案件雖屬少見,但也凸顯詐團手法不斷翻新,呼籲民眾務必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