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加」讓台股臉綠了 關稅海嘯第一排不是工具機

.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2025/08/11 09:59
疊加關稅重擊電子材料產業。(Flickr/Jr-Peng JANG CC BY-NC-SA 2.0)

上週五(8月8日)父親節晚上,「疊加關稅」引起國內一片譁然,今(11日)台股開低走低,開23980.39點,廣達等伺服器類股及傳產類股走弱下,跌逾100點,早盤估量5,035億元。

這波爭議來自美國對台課徵關稅,除了國人已熟知的「暫時性」關稅20%,還要再加原有的最惠國(MFN)稅率,以及任何反傾銷或反補貼稅,換言之,20%不是關稅天花板,實際可能超過20%。

政府官員以「工具機」為例,台灣輸美的工具機產品原始最惠國稅率4.7%,再疊加20%對等關稅後,實際課徵的關稅稅率為24.7%,並坦言農業部門的蝴蝶蘭、鬼頭刀都是重傷產業。

不過在工研院過去的調查資料,工具機並非受害最重的慘業。

從原關稅稅率來看,前5名重稅產業依序為飲料食品(6.7%)、工具機(4.7%)、塑膠製品(4.1%)、模具(2.6%)、電子材料(0%)。

進一步從產值衝擊來看,重傷產業是電子材料的251億元,而後依序為塑膠製品211億元、飲料食品107億元、工具機37億元、模具31億元。

  • 飲料食品:2024年銷美占比31%,產值1兆元,估計衝擊產值1.07%,相當損失107億元
  • 電子材料:2024年銷美占比18.7%,產值7,832.3億元,估計衝擊產值3.2%,相當損失251億元
  • 塑膠製品:2024年銷美占比29%,產值3,991億元,估計衝擊產值5.28%,相當損失211億元
  • 工具機:2024年銷美占比15%,產值999.5億元,估計衝擊產值3.67%,相當損失37億元
  • 模具:2024年銷美占比20%,產值575億元,估計衝擊產值5.47%,相當損失31億元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