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市多跨界神話 靠這類產品狂賺3千億、成全球零售黑馬

.

蕭雅雯
2025/10/20 08:30
好市多跨界服飾業,躍上全球最大服裝零售商之一。(圖/翻攝維基百科)

美式賣場好市多(Costco)以販售多元、高CP值商品,深受台灣人喜愛。沒想到好市多跨足服裝業,還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服裝零售商之一,銷售額更是驚人,2024年服飾銷售額達到約97億美元(約新台幣2972億元),這數字已經超越多個國際知名服飾零售商。從最新一季財報可見,男裝銷售成長達「雙位數」,顯示服飾業務正持續成為集團的重要成長動能。

五年成長40%領先競爭對手

根據《CNBC》報導,市場研究機構GlobalData的估計,從2019年到2024年,好市多服飾年營收從70億美元(約新台幣2145億元)攀升至97億美元,增幅接近40%。相比之下,其競爭對手BJ's、山姆會員店(Sam's Club)服裝業務分別成長率分別僅約28%與21%。雖然服飾仍僅占好市多總營收的一小部分,但銷售金額已超越 Abercrombie & Fitch與Old Navy等國際知名品牌。

男裝銷售強勁 季增長達雙位數

好市多公布的2025財年第四季財報電話會議中,男裝銷售成長達到「雙位數」水準。這亮眼表現顯示,該公司在服飾領域的競爭力持續增強。儘管過去一年股價波動較大,交易價格相對其他零售同業處於高本益比區間,但好市多長期以來仍是市場贏家。

好市多能在服飾市場脫穎而出,關鍵在於結合知名品牌與自有品牌策略。除了販售Columbia、Gap等熱門品牌外,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服飾也逐漸受到會員青睞。不過,相較於Target與Walmart等商店相比,好市多服飾品項選擇仍屬有限,但專家認為,這種「不確定性」,反而是吸引消費者的主因之一。

「挖寶式採購」策略奏效

根據Telsey顧問集團資深董事費爾德曼(Joe Feldman)分析,好市多採購方式靈活多變,除了直接向製造商合作、簽訂授權協議外,也會見機行事購買限量商品。例如供應商出現庫存過量時,好市多便可能以優惠價格收購並分配至部分門市,營造出「限量搶購」的尋寶式體驗。

Lululemon提告風波反成好市多宣傳

今年6月,運動品牌Lululemon向好市多提起訴訟,指控對方販售「仿製」其運動服飾。Lululemon主張,對方模糊產品製造來源,使消費者誤以為該品牌替好市多生產商品。儘管好市多未對此回應,業界人士指出,這起訴訟反而替好市多帶來了巨大關注度。

GlobalData 總監桑德斯(Neil Saunders)表示,這場法律爭議「等於替 Costco 打了一場免費廣告」。他指出,事件讓更多消費者意識到好市多不僅販售生活用品,也提供與高端品牌風格相似、但價格更實惠的服飾選擇。無論訴訟結果如何,這也顯示主要服飾品牌已開始嚴肅看待好市多的市場影響力。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