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月中就見底了? 通膨比你想得更可怕!

物價年年上漲,今年則在疫情推升下特別有感。以外食費為例,五月漲5.8%,六月又再漲至6.38%,外食族吃什麼漲什麼,連想餵飽肚子都難。

林子頊/台北報導
2022/07/25 00:00 2022/07/25 23:23
從農曆年前發生「蛋荒」以來,雞蛋價格沒下跌過,僅半年每台斤批發價從44元已漲到52元,漲幅將近兩成,跟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68%。 圖 / 民報資料庫

許多上班族最近幾個月應該都有這樣的煩惱吧:薪水以前可以撐到月底,大不了當個「月光族」,但現在同樣的薪水只撐到月中就幾乎見底了,無緣無故就變窮了!他們說這一切都跟「通貨膨脹」有關,但通貨膨脹是什麼?是吃錢的隱形怪獸嗎? 

上班族薪水以前可以撐到月底,但現在同樣的薪水只撐到月中就幾乎見底了,無緣無故就變窮了!圖 / 取自pexels

要認識通膨,從觀察日常生活開銷變化就能有感,像是國人最愛食材—蛋價飆漲現象就是通膨的縮影。從今年三月每台斤新台幣44元起漲,到7月20日蛋商公會又調漲2元,如今每台斤已漲到52元,相較去年同期的32.35元,漲幅高達68%,持續創歷史新高。

蛋價上漲,薪水卻不漲,也就是說以前50元可以買10顆蛋,但現在要花56元才能買到,實質購買力下降,這就是通貨膨脹。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顯示,從2013年一月至今年一月為止,國內近10年平均通貨膨脹率只有0.96%,為可促進經濟發展的溫和通膨,加上台灣 2013至2021年的經濟表現優異,企業如有把經濟成長的甜美果實,分享給員工,即使實質薪資沒有成長,甚至下滑(實質薪資成長率=名目薪資成長率-通膨率),上班族們倒也還可在小確幸下撐過去。

但物價年年上漲,通膨問題其實一直存在,今年則在疫情推升下特別有感。據主計總處統計,六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就是我們口中的「通膨率」年增達3.59%,創下14年來新高。其中食物類上漲最多高達7.27%,與去年同期2.18%相比之下,增長了三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過去通膨逼漲項目,與民生關聯較低,但是今年民生消費相關物價上漲,大家深感荷包嚴重縮水。其中蛋類及肉類受到飼養成本提高影響,價格分別上漲29.11%及6.78%,水果受到天候影響,上漲25.31%,以及水產品漲6.99%。

以外食費為例,五月漲5.8%,六月又再漲至6.38%,外食族吃什麼漲什麼,連想餵飽肚子都難,且這類商品物價有僵固性,一旦調升就再也回不了頭。

六月CPI 中次於食物類漲幅第二多的是交通及通訊類,主因俄烏戰爭讓油價水漲船高,原油價格狂飆逾百美元。以台灣的汽油價格來看,去年95無鉛汽油一公升不到18元,加滿50公升油箱,不用1000元大鈔,但是現在95無鉛汽油一公升已經來到約31元,同樣加滿一桶油箱,卻要花1550元,這些支出卻不能不花。

排名第三高的居住類,主因除夏月電價外,經濟部又因能源價格高漲調升電價,平均漲幅8.4%,異鄉打拚的遊子,租屋的房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再加上每月使用的電費,就算努力省電不吹冷氣,荷包卻還是在淌血......。

異鄉打拚的遊子,租屋的房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再加上每月使用的電費,就算努力省電不吹冷氣,荷包卻還是在淌血......。圖 / 民報資料庫合成

主計總處四月預測,今年通膨率2.48%,加上失業率3.6%,痛苦指數將會突破6%,預期成為10年以來最高。也難怪不買房買車、不婚不生,甚至不想奮鬥的躺平族愈來愈多。

而從所得層級別觀察也可得知,低所得家庭六月 CPI 較去年同月漲幅大於中、高所得家庭,主因漲幅較大的食物類支出占比較高所致。所謂「民以食為天」,若低所得家庭沒有理財或其他資產,很可能走向亨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等一派經濟學家預測,通膨「稅」就像是無聲拔鵝毛,很可能因此一代比一代窮。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