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白袍之聽力師1】聽力師 為聽障者打開聽見世界的開關

同樣身穿白袍,「聽力師」卻鮮為民眾所知,究竟聽力師的工作是什麼?聽力師除了基礎的聽力評估外,也要負責之後的介入,也就是助聽器的選配、教導聽障者如何使用,以及後續的復健追蹤。

黃星若/專題報導
2023/04/01 09:35
聽力師幫助聽障民眾打開聲音的開關。圖/科林助聽器提供

網路上曾流傳一段影片:一個聽障嬰兒在戴上助聽器後,第一次聽到媽媽的聲音,一邊微笑一邊流淚,影片感動了許多人,而造就這份感動的重要角色,正是「聽力師」。

評估、介入、療癒 為民眾照護聽力

聽力學是近年來才逐漸興起的學科,因此許多民眾對「聽力師」這個職業不甚了解,事實上,一直到2009年,國家通過《聽力師法》後,這項職業才正式出現。從2010年至今,台灣已累計了964人次的聽力師,雖說比起其他的復健科系像是: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還是遠遠不足,但近幾年在各大學陸續創立了聽力相關學系及研究所後,也正慢慢增加中。

在台灣,聽力師有3個主要的工作場域,包括:醫療院所、輔具公司、基金會等非營利機構。目前任職於助聽器公司的聽力師施治渝表示,聽力師的養成需經過4年學校教育,習得所有關於耳朵的疾病相關的照護後,花上一年的時間實習,上述的3個場域都要有所接觸,然後才能經過國考,成為一名聽力師。

「聽力照護分成三大塊:評估、介入、療育。」施治渝指出,醫院的聽力師大多出現在耳鼻喉科,主要在做最前端的聽覺評估,包括耳朵平衡功能的評估、人工電子耳開刀植入前的聽力學評量等等;然而輔具公司和基金會的聽力師除了基礎的聽力評估外,也要負責之後的介入,也就是助聽器的選配、教導聽障者如何使用,以及後續的復健追蹤。

為民眾做聽力檢測,是聽力評估的第一個步驟。圖/黃星若攝

在聽覺評估上,聽力師除了做一般的聽力檢查外,也會做外耳耳徑檢查、中耳鼓室圖檢查,若中外耳有狀況,會建議先請醫生做進一步診斷,若是聽神經的狀況則會做綜合評估,一旦確定是聽力障礙的問題,後續的語言評估及輔具選配,則會轉介給基金會等機構或輔具公司。

兒童聽力 更需聽力師的專業評估解讀

然而當患者被確認聽力出現障礙,聽力師面對的其實不僅僅是幫助他們選配助聽器而已,專門服務聽障小朋友的雅文基金會聽力師馬英娟表示,他們接觸到的個案大多是由醫院轉介過來,已是確認聽力受損的狀態,也因此常見到爸媽因無法接受孩子是聽障的事實痛哭崩潰狀態。「所以我們在提供專業的協助之外,基金會也有社工部門,給予家長們心理上的支持與調適。」

兒童聽力檢查需要特殊的教具,加上聽力師專業的判別。圖/雅文基金會提供

在心理調適後,聽力師們則會協助家長們了解在醫院做的測試,陪伴他們解讀聽力報告、分析孩子狀況的資訊,基金會雖不提供助聽器的販售,也會讓家長了解為什麼要使用助聽器或做電子耳手術,並免費提供助聽器的3個月試戴;也會提供聽力檢查的服務,由於對象主要是0到6歲的小朋友,在環境佈置上、檢查使用的教具教材上,對小孩來說友善度較高,因此檢查上出現的誤差也會比較小。

聽力師法規上有明文規範,在聽力檢查和輔具驗配上,12歲以下一定要由聽力師服務,這是因為小朋友不像大人會直接反應,只能透過觀察去判別,去得到信度比較高的聽覺報告,要花比較長時間,也需要比較專業聽力師來幫忙做評估和聽力解讀。

接下來,基金會的聽力師們還會提供聽語發展的訓練,幫助孩子進入早期療育的階段。馬英娟說,從一開始的家庭支持到檢測的分析,到後面的聽語教育,甚至還提供還有校園訪視的服務,幫助聽障孩童銜接正規的教育系統,可謂是醫教結合的「一條龍」服務。

聽力師籲提高病識感 別將助聽器標籤化

而在輔具公司,聽力師面對的民眾雖以成人為大宗,在聽力檢測上不像在面對小朋友一樣要花比較長時間,但施治渝說,據統計,成人從發現耳朵聽力受損到願意配戴助聽器,就要花上7年的時間,因此,聽力師們在成人尤其是老人家身上花的力氣並不比小孩少。

「病識感是一個很大的因素。」施治渝指出,很多老人家沒有意識到自己聽力退化了,覺得自己還可以聽得到不需要配戴助聽器,其次是助聽器的標籤化,很多人覺得戴上助聽器就是告訴大家自己老了或病了,這些對聽力師而言都是職業上很大的困難。

面對老人家對助聽器的排斥,他們只能一再教育,其實戴助聽器就像戴眼鏡一樣,都是一種矯正及復健,期待扭轉老人家對助聽器的看法,聽力師們也會在基礎的聽覺評估、輔具使用的評估之外,從用戶的背景、生長環境或是現在的生活與工作需求去了解介入,幫他挑選到適合的輔具,在挑選到之後也要不斷追蹤使用成效,教導在輔具的幫助下,怎樣恢復到和聽覺沒有受損時相近的聽力。

邁入高齡化社會 聽力師需求大增

聽力創建復健這一塊,是目前聽力師主要工作的大宗。從事聽力師多年,已累積了許多服務的對象,馬英娟記得自己在雅文的第二年接觸到一位重度聽損的孩子,直到2歲還不會講話,當她輔導孩子試戴上助聽器後,有天,這個孩子突然開口叫了聲媽媽,這位媽媽激動得當場想下跪,抓著她直說:「今生都不知怎麼感謝妳的大恩大德!」由於場景太過震撼,讓她至今都記得,也才了解,原來對普通家庭來說平常的一聲媽媽,對有聽障兒的家庭來說,是多麼奢侈又珍貴!

同樣的感動也常出現在施治渝的聽力師生涯,對他們來說,看到民眾在自己的幫助下,利用輔具重新找回聽力,找回生活品質,正是身為聽力師最大的成就感與收穫。面對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聽力需要照護的對象也會越來越多,他們希望聽力學這個還在發展中的學術領域能越來越蓬勃,也希望聽力師能在台灣更加發展,為更多聽障及聽力退化的民眾提供適切的服務。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