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論壇】法官有情能脫生 稅官無理把人欺

國稅局只因林天財把匯入兒女戶頭,就一律認定是「贈與」,這不是正當的追稅、查稅,只是為了課稅而課稅。

蔡意明(專案經理)
2022/10/24 19:31
稅不該是為了懲罰而存在,法都可能因情理而轉圜,更何況是稅,然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洋菇大王」林天財被罰稅12億元一案,不是唯一被國稅局冤判案件,也不會最後一件。圖/取自pixabay圖庫

通貨膨脹知多少,阿堂鹹粥一漲再漲,這不算誇張,如果通貨膨脹會危及生命,那才叫人難以置信;曾經大陸有這樣的法律,只要偷竊大於一定的金額,就可能被判死刑。由於金額固定,因為通貨膨脹的關係,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入死刑的威脅。

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透析」,巧妙地闡述這司法的難題:

有年輕人因偷竊了兩部汽車,依據當時法律應被判死刑,但法律已經修正,只是未到生效施行日期,鐵面無私的法官堅持「惡法亦法」,沒有半點通融。

巧合的是,法官的女兒因車禍而死亡,法官之妻受不了打擊,精神重創失常,小狗成為唯一的慰藉;但因小狗沒有登記,執法人員登門要強行帶走,法官苦苦哀求未果,法官之妻如夢中驚醒,拼命爭奪即將失去的寵物,法官不忍心妻子痛苦,也冒著被處罰的風險,違抗執法,後來,妻子因此刺激恢復正常。

年輕人一審二審都是死刑,就在被執行的同時,法官提出暫緩執行,即使執行官不同意,法官仍強行阻撓執法,最後救下寶貴的生命。

國稅局認定林天財匯入兒女帳戶的款項均為「贈與」,裁定罰補稅共12億元,林天財所有家產一夕間全被國家拿走了。圖/翻攝Flickr/Ariel Chang開放權限

這是一部發人深省的電影,詮釋著不合情理的法律該如何因應,法律因「人」而設,沒有理由不考慮人的因素甚至通貨膨脹等問題。

再來看看台灣的執法出了甚麼問題,洋菇大王林天財以科技研究種植成為台灣之光,每季買貨預備3億,因為銀行員建議轉一些金額到小孩戶頭,但是資金仍是他自己調度運用,而且當時和銀行簽約,註明小孩不能使用這筆資金。

但國稅局認定老先生是「贈與」,把10次提出又匯入的本金3億加總成33億,課贈與稅再加罰一倍及滯納金後,合計高達12億,林天財的家產在一夕被國家全部拿走,晚景淒涼又罹癌,令人心酸。

既有匯出、匯入,而且金額又那麼龐大,若這不是交易,那甚麼才是交易?國稅局只因這是小孩的戶頭就不分青紅皂白,一律認定是贈與,這不是正當的追稅、查稅,而是為了課稅而課稅;稅不該是為了懲罰而存在,而且,法都可能因情理而轉圜,更何況是稅。

嗚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夕之間家產全被拿走,叫人情何以堪。林天財的痛,您懂,我懂,只有稅難懂,國稅局的狠,您知,我知,苛稅誰不知。稅不公,人民苦痛,這不是唯一,也不會是最後,更多稅法的黑幕,有待您一起來關心與揭露。

論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