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成8國人習慣忍痛! 藥師籲大家把握黃金1小時止痛時間

台灣有5成18歲以上國人每周出現一次以上的疼痛,但卻有高達9成8的人習慣忍痛。藥師呼籲,忍痛不是美德,務必把握黃金1小時止痛時間。

黃星若/台北報導
2024/09/03 19:08
最常面臨的疼痛前3名分別為:肌肉酸痛、頭痛和關節疼痛,有高達9成8的人習慣忍痛。圖/shutterstock。

根據最新疼痛認知行為調查,台灣有5成18歲以上國人每周出現一次以上的疼痛,換算相當於987萬人受疼痛影響,最常面臨的疼痛前3名分別為:肌肉酸痛、頭痛和關節疼痛,但卻有高達9成8的人習慣忍痛。藥師提醒民眾,別以為疼痛「忍一下就過去了」,務必把握黃金1小時止痛時間,及時用藥緩解疼痛,否則延宕處置可能會演變成慢性疼痛。

最新疼痛認知行為調查顯示,肌肉酸痛、頭痛和關節疼痛,是國人最常面臨的疼痛前3名。圖/陳賜哿攝

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許有杉表示,國人疼痛感受與處理間,存在著巨大的「疼痛矛盾」落差。疼痛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高工時、高壓環境可能是加劇因素之一,研究指出,長期壓力、將會改變中樞神經系統的反應,增加疼痛的敏感性。

台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王明媛藥師說,積極緩解疼痛看似簡單,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她分享,平時至藥局諮詢「疼痛問題」的民眾當中,大部分都是已忍痛許久才尋求協助。

要注意的是,持續放任疼痛不管,可能形成身心的負向循環。根據美國研究,持續疼痛將使中樞敏感化,導致疼痛感覺增強,且會增加罹患呼吸系統、心血管併發問題的風險。延宕處置更可能會演變為慢性疼痛,讓疼痛部位擴散與轉移。

面對全台「疼痛矛盾」現況,雙北藥師公會理事長共同呼籲,有效把握黃金1小時,做好「管理疼痛」是國民急需面對的課題。王明媛說,「忍耐」絕不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如果能在1小時內及時用藥,有助於緩解疼痛,否則持續疼痛會讓中樞更敏感,讓身體疼痛感覺增強,「越忍越痛」,造成疼痛部位擴散與轉移,還可能演變成慢性疼痛。

至於止痛藥的使用,根據調查顯示,有8成國人曾在空腹時使用止痛藥,對此許有杉指出,民眾即使空腹時遇疼痛狀況,也可選用含對於胃腸的刺激性較小、溫和不傷胃成分的口服止痛藥物。他指出,只要經衛福部核准,按照仿單使用都是安全無虞,包括:外用止痛藥布、藥膏、凝膠和噴劑等,選用含消炎止痛成分產品,可以有效緩解各種身體部位痠痛,並不容易出現「成癮」問題,可向藥師請教用藥建議,如果相同疼痛頻繁出現過於強烈,仍需及早向專業醫師尋求協助,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