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服員不幸離世 長榮航公布調查報告
.
李孟璇
長榮航今(24)日公布空服員孫姓員工在執勤期間身體不適不幸離世的內部調查報告,並向家屬表達深切遺憾與不捨。公司表示,調查結果已於23日提交相關主管機關,勞動部及桃園市勞動局也正同步進行訪談調查。
根據報告,孫姓空服員於9月22日執勤台北至米蘭航班(BR95),翌日抵達後入住飯店,9月24日執勤回程航班(BR96)時出現身體不適。返台途中,該員狀況惡化,航機於25日抵達桃園機場後即送醫,經16天搶救仍不幸離世。
應變與通報機制失靈
長榮航指出,負責後艙的事務長在異常應變與通報上執行不足,未依規啟動機上醫療資源或通報機長、報到中心,導致醫療支援未能及時介入。公司承認,這是此次事件中最大的缺失之一。
同時,部分組員反映對外站站主任的聯絡方式並不清楚,公司將建立統一平台,讓機組人員在海外執勤與休息期間能即時取得聯絡與醫療資訊,以避免延誤。
醫療資訊與權益宣導不足
報告也指出,長榮航已為機組員投保外站醫療保險,並負擔機場救護車費用,但組員未充分理解相關權益,導致危急時判斷延誤。公司承諾將加強教育訓練與權益宣導,確保機組人員能熟悉緊急應變程序。
制度調整:不適者可即時解除任務
調查也顯示,孫員因不願造成他人困擾而堅持服勤,即使事務長曾嘗試減輕職務,仍未能獲得足夠休息。為防止類似情況再發生,長榮航表示將強化事務長、副事務長「即時解除組員任務」的權限與通報流程,必要時安排該員以乘客身份返台。
此外,公司將提供同班機組員缺員津貼,以減輕因同事請病假造成的心理壓力,並檢討考評制度,預計年底前調整完成。
安撫與心理輔導同步啟動
考量事件對同班機組員造成心理衝擊,長榮航已安排空勤管理職與組員一對一關懷,並邀請美國執業臨床心理師團隊進行後續心理諮商與追蹤輔導。
長榮航空強調,此次事件是沉痛的警訊,公司將以更高標準打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並立即啟動相關制度修正,以防憾事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