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當戰場延伸至城市,我們準備好了嗎?

漢光41號演習採無預演模式、動員2.2萬後備軍人,深化軍民整合,強化全民防衛韌性。面對中共多重威脅,展現台灣備戰決心與維護和平的能力。

張亞柔(自由業)
2025/07/11 09:00
國軍「漢光41號」實兵演習自7月9日展開至18日止,為期10天9夜,創歷年最長紀錄。圖/取自國防部發言人粉專

國軍「漢光41號」實兵演習自7月9日展開至18日止,為期10天9夜,創歷年最長紀錄,展現我國在面對日益嚴峻敵情威脅下的備戰決心。這場前所未有的全境性操演,不僅強化軍事實力,更體現全民防衛的整體韌性,回應了中共對台多層次的軍事、法律與心理戰壓迫。

真實面對戰場變化的軍演

過去國軍漢光演習常為「有劇本」演練,部隊行動多依預設腳本操作,演訓成效備受質疑。今年國防部明確拋棄傳統模式,採「即時況令、不預演」方式,由高層下達動態指令,讓部隊臨機應變、即時部署。這不只是操作手法的調整,而是國軍對實戰化的重大轉型。

在中共不斷強化「由演轉戰」的灰色手段下,台灣必須跳脫和平時期的心態,以更實際、更全面的方式備戰;軍演不再是做給國人看,而是真正考驗部隊能否在混亂與突變中堅守防線。

後備動員擴大,從8000人提升至2.2萬人

今年漢光演習更創下後備軍人參訓人數歷史新高,從2021年漢光37號的8,000人,到2024年將近1.5萬人,今年一舉突破2.2萬人,成長幅度驚人。陸軍步兵206旅更首度全旅擴編動員,參與前線演訓。

今年漢光演習更創下後備軍人參訓人數歷史新高,一舉突破2.2萬人,成長幅度驚人。圖/賴清德臉書

這正是蔡政府自2020年推動「後備戰力改革」的成果累積,從役期恢復一年、14天新制教召,到後備軍人常態化訓練,逐步建立起全民皆兵的後盾架構,讓後備軍力真正成為可以信賴的關鍵戰力。

城鎮韌性全面驗證:從捷運到超市皆為戰場

今年演習另一項重要突破,是軍民整合層級大幅提升。國軍與台北捷運合作,演練平戰轉換時如何運輸兵力與物資,並模擬敵軍特攻奪占關鍵設施的情境。連鎖超市全聯也配合防空演練,開放門市作為疏散避難場域,讓演訓從軍營延伸至生活場域,深刻強化民眾「戰時即生活、生活即備戰」的認知。

今年演習另一項重要突破,是軍民整合層級大幅提升。圖/取自國防部發言人粉專

隨後登場的「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更整合「萬安」、「民安」與災防系統,強調由地方政府主導的實地實作,從兵推到現場救護、災民轉移皆納入演練內容,這是台灣民主制度在應對戰爭壓力下展現的自主調度能力與基層韌性。

中共威懾升高,台灣備戰不容遲疑

值得關注的是,「漢光41號」的實施正逢中共持續升高對台施壓之際。從片面啟用M503航路,壓縮我方防空識別空域,到對台灣軍工企業祭出出口管制名單,均反映出中共正以「法律、軍事、輿論」三位一體的模式,處心積慮地削弱台灣防衛意志與主體性。上述作為是對台灣的挑釁與警訊,台灣唯有堅實的備戰體系與全民防衛準備,才能避免誤判與侵略,真正爭取和平。

「備戰不是挑釁,備戰是對和平最負責任的承諾。」漢光演習不是政令宣傳,而是對全體國民的誠實告白:台灣不願戰、但不能不戰。若不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和平只會是對手手中操弄的幻影。唯有軍隊備戰、政府整備、人民備心,我們才能在面對專制擴張時,穩住國家的自由與安全。

論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