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把脈、吃中藥 寵物中醫正夯

寵物中醫以舌診、脈搏來辯症,以針灸、雷射、中藥治療,一步步讓毛孩重拾健康。

張芮瑜/綜合報導
2022/11/14 00:00
毛小孩生病中獸醫也成為治療選項。圖為臘腸狗以針灸治療癱瘓,樂福動物醫院圖供

人有生老病死,寵物也是一樣的,COVID-19疫情讓中西醫整合治療引起大眾重視;傳統中醫的治療除了醫治人類,其實也可以醫治犬貓動物。桃園林先生飼養的查理士臘腸狗數月前突然半癱,獸醫師建議飼主試試針灸治療,針灸後搭配雷射照射及復健,以及寵物口服科學中藥治療,三個月後,臘腸狗癱瘓的情形已經明顯改善。

舌診、觸脈 病寵也能看中醫

近10年來,少子化加上動保意識抬頭,養寵物的家庭比例提高,對於寵物健康醫療需求度提升。不像人類生病不舒服會喊疼、會表達,家中毛孩生病時,吃喝拉撒不正常、行動力低落,讓飼主看了心疼。

寵物出現急性疾病,飼主第一時間多半求助獸醫急診,一般獸醫診療時會先以問診、觸診為主,輔以分泌物、排泄物檢查,並判斷是否需進一步抽血或合併照X光、CT、MRI等影像檢查,找出問題根源,並選擇後續治療方式。

但對於罹患慢性疾病或年老毛孩來說,體力已不堪負荷侵入性檢查,或脊椎關節問題導致身體退化癱瘓,除了給藥和打針外,中獸醫也成為治療選項。

位於桃園的樂福動物醫院,以中西合併的療法為毛孩提供最適當的治療,周浩群醫師表示,與人類的中醫一樣,寵物中醫以舌診、脈搏來辯症,以針灸、雷射、中藥治療,一步步讓毛孩重拾健康。但因為病人會表達,病寵有苦說不出,因此看診相比之下更仰賴中獸醫經驗。

年邁體衰毛孩 中醫針灸成首選

周浩群醫師分享,曾有一隻15歲的約克夏前來求診,頭歪眼斜、不吃不喝、無法走路,相當難受,當時飼主不忍毛孩高齡受病痛折磨,原有意求安樂死解脫。周浩群醫師在分析病寵的血液報告、體能狀況後,判斷應為俗稱中風的前庭症候群;在分析療程後,與飼主達成共識:再給毛孩一個機會吧!

第一次針灸治療後,原本奄奄一息的愛犬出現想要移動、走動的正向徵兆,在進行七次針灸搭配雷射治療後,毛孩的頭開始可以轉動、擺正,疾病獲得控制,症狀也逐漸好轉。

不只品種狗,新北張小姐家中飼養的米克斯8歲時出現後腿無力情況,照了X光、雷射治療後都未見改善,直到經核磁共振檢查後才知罹患罕見疾病,後排脊椎出現先天中空化,以目前醫學無法治癒改善。

在四處求診後,張小姐決定不再讓毛孩進行需麻醉的手術或抽血檢查,轉而嘗試寵物針灸,每周一次在寵物中醫診所中由獸醫把脈並紮細針針灸電療,術後再打水針,並搭配中藥粉,張小姐表示,雖改善幅度不大,但延緩毛孩失能狀況,已經值得慶幸。

北張小姐家中飼養的米克斯8歲時出現後腿無力情況,借助針灸電治療後逐漸好轉。圖/新北市張小姐提供

椎間盤突出致癱 臘腸發生機率高

周浩群醫師表示,以自家診所的病例來看,求診中醫的毛孩中,狗兒比例約占七成,其餘則是喵星人,狗兒的疾病以椎間盤、關節、骨刺等問題為大宗;至於貓咪,則是因內分泌、口炎問題前來求助居多。

各種犬種中,臘腸狗最容易因體型關係,罹患椎間盤突出造成癱瘓,其中又以長毛臘腸發生機率最高,短毛臘腸暫居第二,狗齡4到7歲為好發高峰。

西醫藥效快、中醫重長期調養,若是椎間盤突出問題,西醫透過開刀手術處置,但麻醉、侵入性手術,對於年邁體衰的狗兒來說風險倍增。

狗兒的椎間盤突出一開始多半是急性症狀,飼主發現愛犬突然不能走路還因疼痛而哀嚎,此時若先以西藥治療、控制疼痛,後續再評估以中醫療養、針灸復健,神經獲得系統性改善,對年老狗兒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毛孩中醫保健 需找專業中獸醫

寵物中醫其實與人類中醫並無二致,用藥、調理與針灸療法原理也相近,中獸醫強項在於順血理氣,對於癱瘓、神經學疾病、內科、皮炎等尤能改善。周浩群醫師表示,中西醫各有優缺,應當以毛孩最需要的來提供治療。


寵物中醫其實與人類中醫並無二致,用藥、調理與針灸療法原理也相近,中獸醫強項在於順血理氣,對於癱瘓、神經學疾病、內科、皮炎等尤能改善。圖/樂福動物醫院提供

中醫重視身體的平衡和諧,寵物看中醫除了復能、復健,經中獸醫評估甚至也可當作日常保養、疾病預防的方法。目前國內的中獸醫除中國醫藥大學有專業師資外,民間團體、獸醫界亦有學術研討會,互相交流病例和療法,透過系統化教學認證,給予毛孩另一個治療契機。

季節入冬、氣溫變化劇烈,周浩群醫師也提醒飼主,需多加留意毛孩的心血管疾病、骨關節問題,寒流來襲時須注意保暖、避免劇烈活動,養生養氣,安然度冬。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