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房屋:北市30年老屋交易占比逾五成 大安區七成居冠、南港區最低
永慶房產集團彙整,2024年台北市住宅交易中,屋齡逾30年老屋占比達54.7%,大安區高達71.5%居冠,南港區最低僅34%。顯示都更與區域發展帶動老屋與新屋市場呈現明顯區域差異。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永慶房產集團彙整2024年台北市實價登錄資訊,統計不同屋齡區間的住宅交易占比,結果顯示,台北市屋齡超過30年的住宅交易占比高達54.7%,等於平均每兩筆成交中就有一筆為老屋交易。其中,大安區老屋交易占比更高達71.5%,為全市之冠,而南港區則以34.0%為最低。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大安區為台北市的首善之區,地段優越、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整,加上土地供給稀缺、房價抗跌,因此老屋即便屋齡高,但多位於精華地段,仍具高度市場接受度。這些老屋多受自住型買方與資產配置族群青睞,且銀行鑑價不低,進一步支撐市場需求。
隨著台北市積極推動「都更八箭」政策,建商在精華區如大安的投資與參與熱度不減,老屋因具備都更潛力,不僅保值,更有增值空間,成為市場上仍炙手可熱的產品。
相對之下,南港區的老屋交易占比全市最低,僅占34.0%。陳金萍表示,南港區過去因工業區聚集被稱為「黑鄉」,但近年透過東區門戶計畫的推動,污染產業遷出,轉型為科技、經貿重鎮,區域重劃與交通建設(如南港車站三鐵共構)吸引大量高科技人才與白領階層進駐。他們偏好屋齡較新、設備完善的住宅,帶動屋齡20年內住宅在南港的交易占比超過半數。
此外,大同區則展現新屋市場的活力。2024年大同區屋齡10年內住宅交易占比達33.9%,為全市最高。這與台北市政府積極推動的「西區門戶計畫」及「台北雙子星開發案」密切相關。開發商看好區域潛力,透過都更、危老合建推出中低總價、中小坪數的新案,受到市場高度關注。新建案擁有較佳的社區管理與居住品質,加上商圈機能翻新,讓大同區成為新屋交易熱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