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四寶觀察站】石化谷底回升 台塑四寶第三季合賺130億

台塑四寶同步公布2025年第三季自結財報,隨著油價回穩、關稅疑慮緩解與電子材料需求暢旺,整體營運明顯回升,四家公司合計稅後淨利約130億元,終結上半年連續虧損局面,其中以台塑化與南亞表現最亮眼,前者單季獲利85.8億元,後者單季每股盈餘達0.41元,創近八季新高。法人認為,石化產業歷經一年多低迷後,台塑體系營運已觸底反彈,第四季可望延續復甦力道。
油價企穩、AI發酵 四寶齊步回溫
第三季國際油價於每桶70至80美元區間震盪,地緣衝突與俄油制裁支撐煉油利差,AI伺服器與電子材料需求同步升溫,使台塑四寶營運普遍回溫。
台塑化受惠煉油單元歲修完成、產能利用率提升至九成,第三季營收1,635億元,季增12.4%,稅後淨利85.8億元、每股盈餘0.9元,成功轉虧為盈;南亞則憑藉IC載板、銅箔基板與環氧樹脂等高階電子材料需求暢旺,第三季稅後盈餘32.6億元、每股盈餘0.41元,為近八季新高。
台化營運同樣回穩,第三季合併稅後淨利17.9億元、每股盈餘0.30元,扭轉第二季虧損,主因權益法認列台塑化投資收益36億元及匯兌轉盈26億元;至於台塑,雖受中國新產能與產品報價下滑影響,第三季仍虧損6億元、每股虧0.09元,但液鹼外銷增加、匯兌轉正20億元,使虧損明顯縮小。
集團協同效應顯現、業外收益成轉折關鍵
觀察第三季財報結構,台塑體系的轉機不僅來自本業利差改善,更受惠於集團內部的「協同效應」與「業外貢獻」。台塑化的獲利帶動台化、台塑權益法收益顯著回升;南亞與南亞科技同步轉盈,亦反饋至集團獲利鏈。
統計顯示,四家公司合計業外收益超過百億元,其中包含台塑化回沖存貨評價17.8億元、匯兌轉盈逾60億元,以及權益法投資收益大幅成長。法人指出,這反映台塑集團在高油價、低需求的困境中,透過內部資源調度與產品組合重整,達成「穩煉油、撐電子、控產能」的策略平衡,使營運得以快速止跌回升。
展望第四季:去化庫存接近尾聲 全年獲利可望翻正
展望第四季,法人預期全球石化供需將趨於穩定,美中關稅政策暫無進一步升溫,若油價維持現有區間、美元匯率波動趨緩,台塑四寶營運可望延續復甦動能。其中,南亞、台塑化仍為獲利主力,台化與台塑虧損可望進一步收斂;尤其AI電子材料與車用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將為第四季營收注入新動能。
整體而言,2025年第三季象徵台塑體系「由虧轉盈」的關鍵拐點。四家公司不僅同步擺脫谷底,更在產品高值化與營運效率上展現成果。法人預估,若第四季維持現行走勢,台塑集團全年稅後淨利上看200億元,正式走出石化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