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報農民曆-驚蟄2】今年驚蟄不打雷!輻射冷卻效應 低溫特報早晚冷日夜溫差大

3月6日節氣來到「驚蟄」,往年這一天春雷響,將會喚醒萬物,帶來生機,不過這兩天受到輻射冷卻影響,氣象局在驚蟄當日發布低溫特報,日夜溫差大,氣象局還說:今年「驚蟄」不會打雷,第一道春雷也還要再等一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3/03/06 13:21 2023/08/08 10:51
氣象局3月6日發布低溫特報,並指出,今年「驚蟄」不打雷,第一道春雷也還要再等一等,另外,今年也要注意缺水問題。。圖/shutterstock

依照24節氣,往年如果「驚蟄」這一天春雷響,將會喚醒萬物,帶來生機,不過這兩天受到輻射冷卻影響,氣象局在驚蟄當日(6)日上午發布低溫特報,氣象局說,因為輻射冷卻的關係,早、晚較冷,清晨最低溫發生在苗栗頭屋還來到5.7度低溫,花東雲量雖然稍多、新北至彰化、南投、宜蘭及花蓮有局部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請民眾注意;氣象局提醒,清晨雖冷,但白天氣溫上升速度快,各地高溫約22到25度,西半部日夜溫差大,早出晚歸的民眾請適時調整穿著。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還說,今年「驚蟄」不會打雷,第一道春雷也還要再等一等。

冬轉春 氣流不穩形成雷雨

驚蟄,是中國傳統24節氣中春天的第三個節氣,指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時間會落在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這段期間會落下第一道春雷,驚醒蟄居動物的冬眠,萬物甦醒,進入春耕季節,農民常依據驚蟄這一天是否打雷來預測當年收成的好壞。

俗諺有「驚蟄聞雷米似泥」的說法,指驚蟄日聽到大地春雷,表示萬物復甦,今年會豐收,另有「未驚蟄打雷,會四十九日烏」的說法,是指驚蟄之前就打雷,會連續下49天的雨,但如果過了驚蟄還沒有聽到雷聲,就表示當年可能會鬧缺水。

從氣象角度來說,當季節從冬天進入春季,太陽位置北移,空氣溫度升高,造成氣流不穩而上升;每年大約從2月開始華南雲雨區會逐漸東移,為台灣中部以北帶來春雨。

最晚曾4月中才落春雷

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從冬天到春天,對流較為活躍的時間大約是3月初,所以大家印象中「驚蟄」期間比較容易打雷,但其實每年情況都不太一樣;鄭明典說,從2月初到3月中都算正常值,也就是說,在「驚蟄」前後十幾天其實都算正常,但歷史上也曾經到4月中下旬才落下第一道春雷。

根據中央氣象局資料,自2001年至2022年之間,其實台灣並未在驚蟄當日觀測到落雷(雲對地),最接近的一次是2018年3月4日,2005年、2010年及2012年是早在2月6日就打春雷,而近20年間最晚一次是2011年,拖到4月17日才落下當年度第一道春雷。

2001-2023年台灣地區第一道春雷日期(資料/中央氣象局提供)

根據氣象觀測,今年雖然在2月初華南雲雨系曾有一點發展跡象,但後來就散去,且到近期都沒有再發展為雲系的跡象,因此,今年「驚蟄」將不會打雷,而且可能還要再等一等。由於自去年底中南部就一直缺水,如果春雨晚到,春季以前沒有足夠降雨,表示今年仍需持續關注缺水問題,且中部以北也需留意。

節氣與太陽位置有關 傳達「季節變化」訊息

24節氣雖然是從中原地區發展出來的,但是鄭明典強調,從氣候的角度來看,節氣與日曆、太陽位置相關,傳達的訊號是「季節變化」。他解釋,季節變化的趨勢在每個地方(北半球)是一樣的,例如,大寒、小寒表示「越來越冷的趨勢」,而雖然有些地方不下雪,但大雪、小雪也是一種季節變化,是「比較冷」的意思,從這個角度,節氣在每個地方就能適用。

雖然認同節氣的參考價值,但鄭明典也強調,現在天氣預報能力這麼強,看最新氣象預報,可信度更高;他說,氣象預報能力就是跟氣候比較,一定要比氣候好才叫做有預報能力,但是農民在好幾個月之前就需要為耕作預作準備,更長時間的氣象預報在還沒有辦法突破時,這時就必須參考氣候值,顯示參考氣候值的重要性。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