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遭開第一槍 輸美卡關恐掀連鎖效應

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24日宣布,因懷疑涉及強迫勞動,對台灣自行車大廠巨大發布暫扣令(Withhold Release Order,WRO),即刻禁止台灣製造並輸美的自行車與零組件通關。市場人士觀察:「此次美方出手,各家業者都要繃緊神經,巨大不會是唯一案例。」
WRO先扣後證的邊境執法
依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第307條規定,凡涉及強迫勞動的商品不得進口美國。CBP只要認定有「合理懷疑」,即可發布WRO先行扣留貨物,企業若要解套,必須自行舉證,提交第三方稽核與改善措施,證明供應鏈不存在強迫勞動,才能申請撤銷;若無法在期限內提供足夠證據,貨物只能退運或銷毀,倘若情節嚴重,CBP還可將案件升級為「Finding(認定)」,貨物將被全面沒收。
過去,美國曾針對東南亞手套廠、海鮮業者祭出WRO,如今擴及台灣自行車產業,顯示美方對勞工與人權議題的審查範圍正逐步擴大。
美方出手 市場憂心效應擴散
市場解讀:「這次美方出手,巨大恐怕不是單一個案,未來其他業者都要繃緊神經。」據了解,本次美方對巨大下的暫扣令,僅限於台灣製造並輸往美國的產品,其他市場之供應與銷售不受影響,仍出口美國照常運作,「此舉頗具針對性。」
業界人士指出,目前台美經貿關係處於敏感期,「美方此時出手,恐怕是想在經貿談判上換取更有利的籌碼;另一方面,川普政府正推動美國製造回流,暫扣令表面上以人權角度出發,實則意在迫使企業將生產線移往美國。」隨著巨大輸美卡關,未來效應恐擴散。
政府啟動應變 籲企業強化人權合規
對於巨大遭下暫扣令,經濟部國際貿易署強調,這是台灣製造業首度遭美方採取此一措施,部會已立即與勞動部協調,協助企業釐清問題並準備舉證,將積極與美方接觸,爭取撤銷暫扣令;勞動部也表示,將進入工廠進行查核,確保移工宿舍、工資與工時管理符合規範。
經濟部進一步指出,這起事件凸顯台灣製造業必須加速落實國際標準下的「人權盡職調查」,未來將推動更多制度化監督機制,以免台灣出口企業再度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