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高教座談 學者籲強化多元發展 避免大學「M型化」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26日舉辦高等教育座談,董事長黃昆輝指出,高教深耕計畫較注重「明星型」的卓越,長久下來容易形成好的越好、壞的越壞的「M型化」趨勢。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5/04/26 14:53
暨南大學校長武東星肯定深耕計畫有助於提升大學整體動能,並對公私立大學在財務上的壓力提供必要支撐。。圖/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提供

行政院近日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將再加碼200億元強化高教人才培育。對此,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今(26日)舉辦高等教育座談,邀請多位前大學校長與學者,共同探討深耕計畫對高教發展的影響,並提出多項建言。

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指出,目前的高教深耕計畫過度強調「明星型」卓越表現,恐導致資源集中,形成「M型化」發展,讓優勢學校愈強、資源有限的學校愈弱。他也擔憂科技大學為爭取經費,逐漸朝綜合型大學靠攏,喪失原有技職教育的特色。

前台南大學校長黃政傑表示,深耕計畫雖有助於資源挹注,卻在實務上限制大學自主與創新能力。大學須在計畫框架內行動,難以依自身特色發展。他呼籲政府應針對不同類型大學提供差異化支持,避免一體適用。

暨南大學校長武東星則肯定深耕計畫有助於提升大學整體動能,並對公私立大學在財務上的壓力提供必要支撐。然而,他也指出,目前補助項目過於繁複,造成學校行政人員負擔過重,反而削弱校務正常運作的自主性。

台北市立大學前校長劉源俊表示,以台灣的資源和幅員,應選定2、3所大學給予較多補助,以利競爭進入國際二流大學,其餘大學只要維持三流發展特色,不要製造無謂競爭。

與會學者普遍認為,高教發展應重視多元與特色,避免淪為指標導向的標準化管理,強調提升整體韌性與永續發展能力,方能培育真正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