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者慎防吸入性肺炎! 胃造口取代鼻胃管降低致命風險

吸入性肺炎好發於以鼻胃管進食的高齡族群身上。胃造口造成肺炎風險比鼻胃管低,且營養吸收更佳,在國際間已取代鼻胃管成為管灌趨勢。

張芮瑜/綜合報導
2023/04/19 10:58
高齡者吃東西容易嚴重嗆咳,嗆咳嚴重恐導致吸入性肺炎。圖/shutterstock

每年公布的國人十大死因中,肺炎經常蟬聯榜上前三名,肺炎泛指肺臟的肺泡發炎造成各種症狀的疾病,其中因帶有細菌的外物或液體進入肺部導致的吸入性肺炎又占大宗,好發於以鼻胃管進食的高齡族群身上。奇美醫院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團隊表示,胃造口造成肺炎風險比鼻胃管低,且營養吸收更佳,在國際間已取代鼻胃管成為管灌趨勢。

鼻胃管管灌不慎 恐有吸入性肺炎風險

鼻胃管是一條吸管粗的長條管子,由鼻腔插入,通過食道進入胃部,以便餵食或排空胃液,適用於無法透過口腔進食的病人,常見的病因包括年邁造成嚴重吞嚥障礙、神經性疾病如中風、失智症,和頭頸部、食道癌症等。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2020年全台灣約有近20萬人長期使用鼻胃管,其中,65歲以上住院人口中,平均每5人就有1人依靠鼻胃管進食。

病人因疾病關係或是開刀需求無法吞嚥進食時,多半使用以價格便宜、置放簡單的鼻胃管。圖/奇美醫院提供

鼻胃管不需動刀做開口,但仍有潛在缺點,如插入鼻胃管時的不舒適感、每個月即要更換一次、阻礙鼻腔和喉嚨的正常呼吸、病人的自尊心和外貌受影響,更甚者,因鼻胃管通過胃與食道之間的幽門,若灌食太多、消化不良且灌食後平躺,食物可能逆流,引起吸入性肺炎。

營養直達胃部 吸收快、效率佳

相較於鼻胃管,胃造口是在腹壁上開出約為1.2至1.5公分的傷口,將營養直接送達胃部,半年更換一次管路即可,且腹壁上的管路可用衣物覆蓋,維持外貌上的完整。研究也顯示,胃造口的病人吸入性肺炎較低,對於營養的進步也更快。

經皮內視鏡胃造口造成肺炎風險比鼻胃管低,營養吸收更佳。圖/奇美醫院提供。

「但台灣因民情關係,長輩不願在肚子上動刀開洞,雖引進技術也納入健保超過二十年,但普遍接受度並沒像歐美國家那麼高。」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指出,病人因疾病關係或是開刀需求無法吞嚥進食時,一開始都是先放置鼻胃管幫助灌食,但若是灌食需求超過一個月以上,要長期靠管路灌食的話,胃造口是一個很好且方便的選擇。

王宿鴻醫師分享,一名71歲患者李阿嬤,3年前中風後因吞嚥功能受損,吃東西會嚴重嗆咳,因此需長期放置鼻胃管灌食,必須忍是每月更換管路的不適感,再加上臉上插了鼻胃管,也影響自信不愛出門。

後來接觸到經內視鏡胃造口的訊息,考量許久決定進行手術,在局部麻醉下行經內視鏡胃造口術,整個過程約半小時,術後隔天就開始嘗試胃造口灌食,兩天後即全灌食並如期出院,後續每半年回診更換ㄧ次管路即可,生活方便許多也恢復社交活動。

持續吞嚥復健 進食能力恢復可撤除管灌

王宿鴻醫師表示,鼻胃管與胃造口也並非永久性,有些吞嚥困難的病人經過復健或是疾病的改善後,若已進步到嘴可正常吞嚥吃東西,胃造口也是可以拿掉。反之若是選擇鼻胃管的病人要做吞嚥復健,其實一條管路在鼻腔跟咽喉除了造成不適外,也會影響到復健的過程。

長照需求下,如何減輕照顧者的負擔、提高被照顧者的自理能力受到重視,但醫師提醒,胃造口仍有不適用的範圍,包括嘴巴無法張開讓內視鏡通過、體重太胖、腹水太多、胃腸構造異常或開過刀、凝血功能異常等族群不宜。管路的傷口在術後也是需要照料,包括消毒、換紗布、注意感染或是滲漏的問題。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