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管嬰兒補助2年半 已成功催生出逾1萬5千名嬰兒

為滿足不孕夫妻的生育願望,並提高國內生育率,衛福部自2021年7月1日起實施「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國健署29日公布實施2年半以來的最新統計數據,至今已催生逾1萬5千名嬰兒,其中單胞胎比率近9成,足月生產比率7成5、新生兒出生體重大於或等於2500公克占了7成6,呈現出正面的母嬰健康趨勢。
這項「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補助對象由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擴大至不孕夫妻一方具我國國籍並於我國戶政機關完成結婚登記,且妻年齡未滿45歲者即可申請。民眾可於100家特約人工生殖機構完成不孕症診斷及確認有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需要,即可由該機構代為線上申辦,簡化辦理程序,經資格審核通過後,可享有此項補助。
國健署指出,一般不孕夫妻首次申請最高補助10萬元,低收入及中低收入戶每次最高補助15萬元,減輕不孕夫妻進行試管嬰兒的經濟負擔。截至2023年12月12日止,已有87,045件申請補助資格通過,其中67,174件已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受補助的夫妻中已順利產下15,106名嬰兒。
經統計,這些新生兒中,單胞胎比率為88.1%,足月生產比率(懷孕週數≧37週)為75.1%、新生兒出生體重大於或等於2500公克占76.2%,較施行補助方案前國內人工生殖施術結果,分別增加12.4%、10.3%、9.8%,呈現正面的母嬰健康趨勢。
國健署指出,根據醫學實證,多胞胎妊娠對孕產婦發生併發症,以及胎兒發生早產、低出生體重或死亡等機率較高,為降低多胞胎妊娠對媽媽或寶寶的健康風險,因此「擴大不孕症治療(試管嬰兒)補助方案」是參考國際趨勢及國內生殖醫學專家建議,限制受術妻35歲以下每次植入1個胚胎,36歲至44歲每次植入2個胚胎。
國健署並呼籲,夫妻要趁早規劃生育,若夫妻有規律性生活經過1年以上仍未懷孕,請及早就醫,經醫師診斷需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符合補助資格的夫妻,可到特約人工生殖機構申請試管嬰兒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