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蘋停刊啟示錄  傳統紙媒數位轉型  vs.  網媒百花齊放  誰是贏家?

台灣《蘋果日報》轉型網路後,8月31日熄燈停業,正式畫下句點。正當傳統媒體式微,欲振乏力時,網路媒體卻百花齊放,開創自己的一片天。

林汪靜/台北報導
2022/09/01 11:35
台灣《蘋果日報》轉型網路後,8月31日熄燈停業,正式畫下句點。圖為2017年樂生透過募資,在蘋果日報頭版刊登廣告,宣示4/29將重返凱道。民報資料庫

蘋果走入歷史系列二

台灣《蘋果日報》轉型網路後,8月31日熄燈停業,正式畫下句點。正當傳統媒體式微,欲振乏力時,網路媒體卻百花齊放,例如報導者The Reporter、ETtoday、風傳媒、NOWnews今日新聞、關鍵評論網、上下游新聞、信傳媒、菱傳媒、端傳媒等,因為組織小、定位清楚、隨時跟著市場脈動調整腳步,反而開創自己的一片天。

1988元旦報禁開放,一年內,有多達98家的新報申請登記,整體報業空前繁榮,從發行到廣告,從版面到編採,無不競爭激烈。而發行量就是廣告版面的保證,《中國時報》、《自由時報》都曾大手筆舉辦摸彩、贈獎活動,衝高發行量。

政府在1993年開放電子媒體市場,有線電視SNG現場直播的新聞報導方式對報紙造成極大衝擊,24小時新聞專業頻道的出現更使得出刊時間固定的報紙居於劣勢,過去吃飯配報紙的習慣,變成吃飯看電視。

一直到2003年《蘋果日報》進軍台灣,以台灣報紙不敢碰觸的尺度,以圖像化、聳動式、消費導向、八卦取向的風格,徹底征服零售市場。自此台灣報業生態丕變,政治爆料、八卦緋聞,「狗仔文化」占據每週電視新聞頭條,媒體倫理防線崩解,屢屢發生公審、煽腥誇大、侵犯隱私等新聞報導。

閱聽眾選擇太多   甚至不看報紙了

網際網路的興起,對傳統報紙揮出重拳,許多3C養大的年輕族群是直接上網瀏覽、搜尋自己感興趣的新聞,而不是上超商買報紙來看,訂報人口凋零,報紙銷量每況愈下。2012年台灣網路廣告量正式超越報紙,此後至今,兩者差距快速拉大,報紙廣告量每年以9~21%的比例萎縮,網路廣告以17~33%的速度增長。

2014年,由世新大學發行、創刊19年的免費報《破報》因經營困難停刊;創刊32年的《聯合晚報》則因發行量不斷下滑、無法收支平衡,於2020年6月初說再見;《蘋果日報》紙本也因營運虧損,於2021年5月中停刊,如今,轉型數位的《蘋果新聞網》,於8月31日吹熄燈號,這些曾領一時風騷的台灣媒體相繼走入歷史。

閱聽人不看不買  媒體難經營

公視董事長、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胡元輝8月30日受訪表示,台灣紙媒停業,最主要仍是經濟考量,經營者認為報業無法再獲利,甚至造成極大虧損,因此決定結束經營。

媒體環境雖不佳,但這兩年仍有網路媒體成立,搶占影響力。但物換星移,時不我予,閱聽者不講究忠誠度,在臉書等社群媒體上看新聞的更多,而這也是近年來成立的網媒不得不融入社群平台的主因。

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表示,數位科技時代下,閱聽大眾有非常多不同的選擇,沒有一家媒體能在這樣的情況下強勢,也就是說,不再有「強勢媒體」的概念,甚至閱聽人現在根本不看新聞媒體,像年輕人看Youtuber或追劇,不看相關媒體的新聞報導。

沒有瀏覽率就沒有廣告,胡元輝指出,廣告作為新聞媒體的主要收入來源,基本上也佔整體收入比例至少四成,而報紙還有一個收入是發行,閱聽人不看也就不買,使得發行、廣告收入均大幅下降,讓媒體難以經營。

鈕則勳強調,傳統媒體數位轉型依然是時代必然趨勢,轉型後仍取決於閱聽人買不買單,如果閱聽人不買單,撐不下去也很合理,所以,新聞媒體在這個時代要有明顯的區隔性,吊足大眾的胃口,博取民眾持續看你,「變成忠誠的閱聽大眾」,區隔其他媒體的特殊性是經營關鍵。

蘋果日報公佈月費及年費,粉絲團數據下滑。圖 / 銘報,資料來源:廣告與市場營銷月刊

推行付費會員制 聯合報大勝蘋果日報

胡元輝舉例,即便現在不少媒體都在推行付費會員制,以此維持經營,但付費還是必須有相當獨特的內容,讓民眾願意買單,蘋果付費內容以快、多為主要特色,但這未必符合民眾願意付費買單的原則,「因為我快一點跟慢一點,還是可以看的到」,且現在網路上免費資訊多,即蘋果資訊特色不足以強大到讓人們願意購買。

同時,鈕則勳直言,聯合報僅切一個區塊作付費會員制,就策略來看,聯合報聰明很多,蘋果前段時間推行付費制,卻限制全數新聞皆須付費,這是很大的痛點。

他說,蘋果從紙媒轉型網媒時已經流失一群閱聽眾,之前推行全付費時,又再一波蘋果的粉絲,是一大挑戰。

媒體多角化經營 也是關鍵

此外,胡元輝表示,國外媒體數位轉型時,會建構一些軟體,或是辦活動,即透過其他各類型多角化經營,來豐富公司的數位營收,也是經濟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紙媒轉型跌跌撞撞,組織小、定位清楚、隨時跟著市場脈動調整腳步的網路媒體,近年卻百花齊放,尤其如ETtoday鎖定年輕族群、報導者The Reporter專注公共議題深度報導、關鍵評論網則主攻中英文讀者等、反而開創自己的一片天。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