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導致慢性病纏身 30歲男手術加調整生活 成功甩肉100公斤 重獲健康

肥胖不只是外觀的問題,可能帶來三高等共病纏身,醫師表示,減重不應僅止於體重控制,患者必須經專業醫師評估是否符合手術適應症,且術後必須持續定期追蹤與生活習慣調整,才能真正從「瘦身」邁向「健康」。

黃星若/台北報導
2025/04/24 17:31
三總減重團隊以多科別協作,加上達文西減重手術全國第一的醫療亮點,幫助許多個案擺脫肥胖,迎來健康。圖/黃星若攝

減重不是單純變瘦而已,更可能幫助重獲健康人生!一名30歲男性,體重曾高達180公斤、BMI60.1,不僅三高纏身,還有重度脂肪肝及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在接受縮胃與腸繞道術後,15個月減去100公斤,BMI也改善至26.7,更棒的是,所有共病都因而改善解除,徹底扭轉人生。

三總減重代謝手術暨體重管理中心主治醫師陳宣位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慢性病高度相關,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的重大挑戰。單一治療方式難以有效控制體重與共病症,三總採用「跨團隊、全照護」的整合式治療策略,多個專科協作,從飲食、運動、藥物、內視鏡到手術,建立個人化且多層次的減重計畫,導入「醫病共享決策」,提升病患的治療依從性與長期療效。

三總減重代謝手術暨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徐國峯強調,肥胖並不是「好吃懶做」所導致,而是與荷爾蒙與代謝異常息息相關,而減重不應僅止於體重控制,更重要的是整體健康的改善與長期維持。

徐國峯指出,減重手術一年內平均可減去多餘體重的70%至80%,糖尿病緩解率高達9成,高血壓與高血脂緩解率約7成,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改善可達八8成,脂肪肝改善率更接近百分百。

徐國峯進一步說明,減重手術又可分為「內視鏡減重治療」和「減重手術」,其中「內視鏡減重手術」包括內視鏡胃縫合術和胃內水球置放,減重效果為約減去總體重15%至20% ,適用於輕中度肥胖者,尤以BMI 27到32.5者效果佳。

另外「減重手術」則是要符合國際共識減重手術適應症的肥胖者,在台灣BMI大於37.5,或BMI 32.5到37.5合併代謝疾病,就可與減重外科專科醫師討論手術的可行性。而這類手術包括縮胃手術和縮胃合併繞道與胃繞道手術,減重效果為減去總體重的20%到60% 。

他指出,不僅病患在達到減重手術有一定的標準,減重速度也有一定比率,一般而言,術後一個月降低總體重10%、3個月20%、半年30%;若是採用飲食或運動的減重方式,基本上一個月不超過總體重的2%。

為了全方面顧及患者的健康,三總打造了整合型照護平台,由內外科醫師、營養師、護理師與其他專業團隊攜手合作,中心提供多種治療選項,包括:設置營養師門診,個別化提供飲食與運動指導的「生活型態調整」;提供經TFDA核准的減重藥物作為非侵入性治療選擇的「藥物治療」;為縫合即為水球放置的「內視鏡減重手術」;腹腔鏡與達文西手術的「微創手術治療」。確保病患在安全、可追蹤的機制下接受治療。

上述的30歲男性,肥胖影響睡眠品質,上班常打瞌睡,每天需服藥達10顆,且深受三高、重度脂肪肝與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所苦,經中心團隊完整評估後,採取生活型態改變及縮胃加腸繞道手術,術後接受整合式照護,15個月內成功減重100公斤,BMI改善至26.7,血糖降至正常(HbA1C:5.4),血壓、血脂回穩,脂肪肝改善為輕微,睡眠呼吸中止症也解除。

另一名一位個案原本體重201公斤、BMI70,接受縮胃及腸繞道手術後才1個半月,體重就降為150公斤,團隊給予的術前、術中、術後營養衛教及飲食調整,幫助他更快適應術後腸胃道改變。

徐國峯表示,目前三總超過9成的減重手術可由健保給付,中心強調,患者必須經專業醫師評估是否符合手術適應症,且術後必須持續定期追蹤與生活習慣調整,才能真正從「瘦身」邁向「健康」。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