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不再是浪漫的教育口號

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於今(2日)舉辦座談,討論「因材施教」的政策與實務。與會專家指出,教育應實現「公義」與「卓越」,並提出具體策略以推動因材施教的落實,強調數位科技的重要性。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4/11/02 16:27
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於今天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辦「因材施教不再是夢想」焦點座談。圖/黃昆輝教育基金會提供

財團法人黃昆輝教授教育基金會於今(2日)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辦「因材施教不再是夢想」焦點座談。邀請台中教育大學郭伯臣校長、新北市教育局張明文局長、台南市教育局陳思瑀督學,以及台北市薇閣高級中學孫明峯校長等四人,從不同角度聚焦討論「因材施教」政策與實務的相關問題。

基金會董事長黃昆輝博士在座談會開幕致詞時表示,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公義」與「卓越」。所謂「公義」,就是提供均等的教育機會,體現「有教無類」的精神 ; 而所謂「卓越」,就是能透過優質教育,「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過去幾十年來,「公義」與「卓越」一直是台灣教育發展的兩個主軸。

黃昆輝董事長也客觀指出,在政府與民間的同心協力下,政府積極提供教育機會,確保教育的「公義」,已有相當成就,應值得稱許。但是,在「卓越」方面,「因材施教,成就每個孩子」雖是社會的共識和期許,卻不甚理想,仍待努力實踐。

黃董事長進一步說明,「因材施教」是以個別差異為基礎的教育觀點,不僅在概念上有其複雜性,且在教育實務上更有其施行的難度。究竟學生顯現於學習上的「性」有哪些差異?教育的內容和方法應如何因應「適性」?都有待進一步釐清和關注。這也是基金會在今天舉辦這場「焦點座談」的意義。

在焦點座談中,四位討論人均強調「因材施教」的必要性,但亦本諸個人的職務經驗和專業見解,分別提示地方教育行政與學校實務推動實踐「因材施教」的困難與需求。

台北市薇閣高級中學孫明峯校長指出,社會對「因材施教」的期待愈加明確,但實踐中仍面臨師資素養、資源不足及升學壓力等挑戰。他建議學校可透過彈性學習時間、自主學習共備社群、小組合作學習、班群分組學習、翻轉教育及校本線上學習平台等途徑,促進學生根據個別差異進行學習,以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從而成就每一位孩子的潛能。

台南市教育局陳思瑀督學在座談中介紹「課中差異化教學-融入數位學習」的推動情況。該方案以學生學習為核心,採取系統性和策略性的方法,逐步實施因材施教。具體措施包括師資培訓、選定重點學校入班支持及提供行政與專業協助。台南市教育局專注於因地制宜的策略,幫助學校建立差異化教學機制,目前參與學校數量逐漸增加,並顯示出良好的執行成效。

新北市教育局張明文局長強調,新北市的教育目標是成就每位孩子,致力於建立全方位的智慧校園生態系統,以適應未來的需求。他介紹以「X+AI」、「數位轉型」和「技職教育」為基礎,打造完善的適性教育體系。透過AI和課程輔導團的合作,結合新北校園通APP、親師生平台及教育資料平台等資源,精準規劃校務策略,促進技職教育創新,為學生開啟更多職涯選擇,推動因材施教的落實。

台中教育大學郭伯臣校長強調,數位科技與AI的進步使得因材施教的理念逐漸能夠實現,以往因師資限制無法普及的問題有望改善。他提出六項建議以推動數位科技在因材施教中的應用,包括擴大載具覆蓋率、豐富數位內容、研發AI教科書、提升師生的AI素養、強化教師支持系統,以及建立數位教學領導文化。這些措施將有助於提升教育質量,確保每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

最後,黃昆輝董事長預告,11月16、17兩天,基金會將在公務人力發展學院福華國際文教會館舉辦教育政策國際研討會,從理論基礎、國際趨勢,以及國內教育在法制資源、課程教學,以及數位教學等多個面向,專題討論「因材施教」的相關問題,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您已成功複製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