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通勤時間換居住空間?研究:通勤時間大於53分鐘失眠機率高
.
秦宛萱

離家近但居住小好?還是以通勤時間換取更舒適的生活空間好?
國際期刊《運輸與健康》(Journal of Transport & Health)研究指出,若通勤時間超過53分鐘或居住面積小於95平方公尺的人,失眠與白天嗜睡的情形較為明顯,若兩者都有,情況將更嚴重。
日本大阪都立大學建築計畫學研究所針對1757名40至59歲在東京都會區工作、每周至少通勤5天,且通勤方式為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通勤的上班族,進行線上調查,並依東京都會區平日平均通勤時間50分鐘,與日本國土交通省四口之家城市巨著標準95平方公尺作為分組標準。
通勤時間長、居住面積小 失眠機率高
研究發現,通勤時間超過50分鐘者,失眠和白天嗜睡的機率更高;通勤超過100分鐘情況更是顯著增加;居住在面積小於95平方公尺者,失眠的比率也較高,不過,居住空間大小與白天嗜睡症狀在統計學上並無顯著關聯。
研究指出,較大的住宅建築面積可以減輕長時間通勤對睡眠的不利影響,東京都視圈的通勤者亦傾向犧牲通勤時間來獲取更高的工資,然而,當這種權衡超過一定閾值時,睡眠結果就會惡化。
研究也表明,在排除年齡、性別、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和家庭收入等變數影響後,較長通勤時間仍會影響失眠與白天嗜睡狀況,但家庭收入較高者,出現失眠或白天容易打瞌睡的機率確實也較低。
過去研究發現,通勤時間是僅次於工作時間的第二大睡眠時間消耗活動,長時間通勤會對身體產生負面影響,包括運動不足、超重、睡眠障礙、高血壓、慢性壓力和疲勞與防胖等。根據2021年OECD 報告,日本是已開發國家中平均睡眠時間最短的國家,為7小時22分鐘。